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学科、社会学科等不同学科门类;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等不同科研活动内容,充分考量不同成果研究难度、成果产出周期等因素,实施多维度、多元评价。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细化评价标准,坚持各有侧重的评价路径,防止一把尺子量到底。同时应将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二)坚持同行评价,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
个体性和主观性的特点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应以同行评价为主,辅以计量评价方法,通过厘清“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边界,保障同行专家能够客观、公正、独立开展评价工作加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学术共同体评价建设,坚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同时针对跨学科研究,应当注重完善同行评价动态调整机制。
(三)坚持代表作评价,强化质量至上机制
代表作是衡量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注重代表作和标志性成果是构建科学有效评价体系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要规范代表性成果的类型、数量、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代表作评价机制。同时应强调标志性学术成果的创新内容和学术贡献,规定代表作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国期刊论文,鼓励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推动成果转化应用
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是在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过程中产出的,积极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大众化、通俗化势在必行、至关重要。通过搭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转化互动平台,积极进行成果的宣传和推介,使来源于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尽快为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打破固有的话语体系和话语表达,将文章转化为文件、把对策转化为政策,真正做到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以实际行动践行“将优秀成果评出来、推广开”,这同时亦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要求。
结 论
面对新形势、应对新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要坚持多维立体原则,积极探索符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规律的高校科研成果评价多元方式,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担当历史使命,把握时代课题,努力产出经得起时代检验的标志性成果,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1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2016-05-18。
[2][4][12]杨红艳,戴鹏杰,钱蓉,杨英伦,李晓彤:《立足中国引领学术服务社会: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标准体系初探》,载《情报资料工作》,2021(03):6-14页。
[3]王启龙:《哲学社会科学要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http://ex.cssn.cn/zx/bwyc/202205/t20220513_5408230.shtml,2022-05-13。
[5]马红霞:《社会科学理论评价标准初探》,载《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5):36-39页。
[6]吴桂鸿:《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的思考》,《科技视界》,2014,(10):176+190页。
[7]李军林:《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根本任务与原则遵循》,载《改革》,2016,(2):133-136页。
[8]刘庆昌:《学术评价的主体资格、内在标准与价值追求》,载《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7(3):117-124+128页。
[9]苏新宁:《学术评价与学术考核奖励机制的辩证观》,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8(09):1-5页。
[10][14]孟小军,彭援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本质要求及其制度建设》,载《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7(01):122-132页。
[11]李晓彤:《构建复合型评价体系》,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0545648217353931&wfr=spider&for=pc,2021-02-02。
[13]沈壮海,夏义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职责边界与策略选择》,载《情报资料工作》,2021,42(3):23-31页。
[16]任少波:《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https://m.gmw.cn/baijia/2020-07/04/33965315.html,2020-07-04。
作者简介
姜 彬 西北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文科办主任,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高校科研管理与政策研究
(二)坚持同行评价,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
个体性和主观性的特点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应以同行评价为主,辅以计量评价方法,通过厘清“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边界,保障同行专家能够客观、公正、独立开展评价工作加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学术共同体评价建设,坚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同时针对跨学科研究,应当注重完善同行评价动态调整机制。
(三)坚持代表作评价,强化质量至上机制
代表作是衡量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注重代表作和标志性成果是构建科学有效评价体系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要规范代表性成果的类型、数量、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代表作评价机制。同时应强调标志性学术成果的创新内容和学术贡献,规定代表作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国期刊论文,鼓励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推动成果转化应用
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是在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过程中产出的,积极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大众化、通俗化势在必行、至关重要。通过搭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转化互动平台,积极进行成果的宣传和推介,使来源于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尽快为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打破固有的话语体系和话语表达,将文章转化为文件、把对策转化为政策,真正做到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以实际行动践行“将优秀成果评出来、推广开”,这同时亦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要求。
结 论
面对新形势、应对新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要坚持多维立体原则,积极探索符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规律的高校科研成果评价多元方式,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担当历史使命,把握时代课题,努力产出经得起时代检验的标志性成果,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1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2016-05-18。
[2][4][12]杨红艳,戴鹏杰,钱蓉,杨英伦,李晓彤:《立足中国引领学术服务社会: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标准体系初探》,载《情报资料工作》,2021(03):6-14页。
[3]王启龙:《哲学社会科学要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http://ex.cssn.cn/zx/bwyc/202205/t20220513_5408230.shtml,2022-05-13。
[5]马红霞:《社会科学理论评价标准初探》,载《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5):36-39页。
[6]吴桂鸿:《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的思考》,《科技视界》,2014,(10):176+190页。
[7]李军林:《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根本任务与原则遵循》,载《改革》,2016,(2):133-136页。
[8]刘庆昌:《学术评价的主体资格、内在标准与价值追求》,载《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7(3):117-124+128页。
[9]苏新宁:《学术评价与学术考核奖励机制的辩证观》,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8(09):1-5页。
[10][14]孟小军,彭援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本质要求及其制度建设》,载《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7(01):122-132页。
[11]李晓彤:《构建复合型评价体系》,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0545648217353931&wfr=spider&for=pc,2021-02-02。
[13]沈壮海,夏义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职责边界与策略选择》,载《情报资料工作》,2021,42(3):23-31页。
[16]任少波:《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https://m.gmw.cn/baijia/2020-07/04/33965315.html,2020-07-04。
作者简介
姜 彬 西北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文科办主任,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高校科研管理与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