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9版
试论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建设及其启示
    陕甘宁边区延长县纺织合作社生产情景

纺织业、运盐业等,并且会制定具体的生产计划,将任务分配到各家各户,各户之间进行竞赛,由此便使得边区民众生产热情高涨。随着生产模范村数目的增多,陕甘宁边区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2、文化模范村
  文化模范村主要通过三种形式来提高大家的文化水平。一是读报组。一般由识字的人担任读报员,阅读的内容涉及国家和边区的大事、农业生产的技术和方法、讲卫生防疾病的知识等,读报组对农民文化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如安塞县委李望淮在安塞马家沟读报组于五一劳动节举行的娱乐晚会上所指出的那样:“读报组对全村居民,不只是识字学习文化,而且是使全村人更团结互助,提高生产,改进风俗的最好教育的学校。又如讨论交工、讨论全村卫生、传达乡政府的决议、展开缺点的批评及解决各样的问题,成为全村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执行工作的最高会议,希望他们更努力地坚持下去。”[6]二是识字班。随着毛泽东提出“每人识一千字”的号召,各地农村积极设立识字班,消除文盲学习文化。淳耀领底村人人定出识字计划,三年内做到每人识一千字,并特别提出“忙天一字、闲天两字”“忙二闲五”“忙三闲六”等消灭文盲的计划。除个别妇女提出“七天识一字”外,大部分人都能做到“忙一闲二”,如此两年内便可识得一千字。[7]三是建立夜校或半日班。由于白天农忙,边区村民们只能在做完农活后利用夜校或半日班进行学习。如新宁县窦家湾村全村共85人,有14人上夜校,每晚一次课,两个月的时间大家就识得几十个字和各种票子,由于全村男女老幼都学文化,窦家湾村成为当地非常知名的文化模范村。
  3、卫生模范村
  1941年陕甘宁边区成立了防疫委员会,开展以灭蝇、灭鼠,防止鼠疫、霍乱为中心的军民卫生运动。自此之后,边区各地积极响应,特别是延安市涌现出大批的卫生模范村。延安市北郊乡高文亮乡长提出十大竞赛口号,要求家家做到“人才两旺”。“毛主席领导咱们丰衣足食,生活过美了,现在他又要我们讲卫生,要做到‘人财两旺’。黑龙湾有十一婆姨,养了六十七个娃娃,死掉的就有四十五个,存活的二十二个中,还有两个病着,这就叫‘财旺人不旺’。”[8]反观延安县柳林区马布塔河村清洁卫生的白家,马布塔河村共21户住户,白姓家占10户。“白姓家有脸盆毛巾,每天洗脸,衣服被褥常常换洗,脏了就洗,破了就补,炕上有席子,被子每年洗四次,保证不生虱子,不喝凉水,不吃生冷食品。每人有几套换洗的衣服,干干净净,像延安市机关里的公务人员一样,上炕必脱鞋,余下的食品用盖盖着,不让苍蝇爬试。因而去年马布塔河共害传染病死亡七人,白姓十家只死一人,其他十一家死六人。”[9]在如此鲜明的对比之下,边区民众的卫生意识逐渐被唤醒,卫生习惯也一改往日的旧面貌,卫生模范村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不断涌现出来的。
  4、运盐模范村
  1940年以后,边区政府调整了盐业贸易政策,对食盐实行专卖与统销,使运盐数量大幅度提升,并且高度重视运输业的发展,在各区、乡基层组建了食盐运输大队,实现了运输形式的多样化,如成立群众运输队,合作社运输队和公营运输队。这一系列政策都使得边区民众积极参与到了运盐活动中。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陕甘宁边区的运盐模范村数量并不比其他模范村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延安市北区北郊乡的杨家湾村和延安县柳林区的马科峪村。[10]这两个模范村都在边区政府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村干部也积极动员全村参与食盐运输,使得运盐量逐步增多,为边区的食盐运销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运盐模范村的出现不仅促进了盐业生产,巩固了革命根据地,也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为陕甘宁边区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其他模范村
  除了上述的几种模范村外,陕甘宁边区还存在以下几种模范村:纺织模范村、移难民模范村、调解模范村等。延川县城区六乡赵家沟妇纺小组是纺织模范村的代表,该小组是全县的模范纺织小组,全村13名妇女都是生产积极者。她们在帮助家庭生产方面,仅纺织一项,在1943年上半年即有很大的成绩:纺了156斤棉花,织了78丈布,还表示更要加强生产,解决边区经济困难。[11]移难民模范村以关中赤水县移民模范村孟家湾为代表。1940年之后,边区政府开始重视移民工作,逐渐进入到有计划有组织的状态。出台了大量的政策,帮助移难民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