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4版
吴焕先向党中央报告鄂豫陕苏区情况的地点考证
中第一个注明“于户县南乡”,应该说写作地点已十分明了。因笔者长期考察当地红色遗址遗迹,在实地调查时,却发现当时陕西省户县(今西安市鄠邑区)并没有叫做“南乡”的地方。
  查陕西省地方志丛书《户县志》可知,北洋政府时期,陕西户县延续清末的行政区划,即13个操40个里。到国民政府时期,1929年,户县将全县按序号划分为第一、第二等5个区,设立区公所,下辖13个操40个里,[5]里下为村,但没有叫做“南乡”的地方。红二十五军经过关中时,正是国民政府推行保甲制的时候。1934年,户县也以村为单位组编保甲,4个保为一“联保”,全县共有24个“联保”(后调整为22个),[5]由县政府直辖,当时也没有叫做“南乡”的。到了抗战时期的1939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新县制,户县将22个联保合并成9个乡镇,成立乡镇公所,这已是红二十五军过后的事。
  既然“户县南乡”的具体地点难以寻觅,那么,我们看看红二十五军主要领导人的回忆中是否涉及这一问题。
  曾任红二十五军军长、政委的程子华在回忆吴焕先时说:“为了向中央报告情况,我们从丰峪口出发的第二天,他连夜写了一份长达八千字的书面报告,就红二十五军的作战行动、有关斗争策略和省委工作中的进步和缺点,如实向中央作了反映。”[7]红二十五军其他领导人戴季英、韩先楚、刘震也回忆说,“从丰峪口出发的第二天,他(吴焕先)连夜写了一份《关于红二十五军的行动、个别策略及省委工作情况的报告》,长达八千多字,末尾注有‘7月17日夜,下3点半’。”[6]“丰峪口”即沣峪口,是沣河向北流出秦岭的峪口。7月15日,因原鄂豫皖省委交通员石健民辗转找到红二十五军,带来中央文件和红一、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并准备北上等消息。当晚,鄂豫陕省委在沣峪口老爷庙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西征北上,配合中央红军的行动。7月16日凌晨,红二十五军从沣峪口出发,沿秦岭北麓向西行进。“从丰峪口出发的第二天”,就是7月17日。程子华等回忆的日期是正确的,但对这个报告的形成地点却没有说明。
  周至县店子头
  作为红二十五军历史资料整理人之一的卢振国,著有《血沃中华——吴焕先传记》,他认为这份报告写于周至县“店子头附近的一座古庙里”。他在书中说,红二十五军进入周至县境,“在店子头附近的一座古庙里面……吴焕先伏在一张残破的香案上,伴着一盏悠悠晃晃的油灯,满脸汗水津津,奋笔疾书。”[4]天快亮时,吴焕先写完报告,连同鄂豫陕省委的几份文件,交给石健民呈报中央。
  卢振国依据什么说明这份报告写于周至县店子头?在卢振国等人合编的《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实》一书中,收录了邓南村写的关于鄂豫皖省委交通员石健民的文章,其中说:“(从沣峪口出发)两天以后,吴焕先在店子头附近的一座古庙里面,藉着一盏微弱的灯光,向党中央写了书面报告。……报告长达八千余字,末尾落有这样一笔:‘7月17日夜,下3点半。’盛夏之夜,天气之闷热,蚊虫之围攻,伏案写作之情景,也可想而知。”[6]邓南村在文章中还说:“这些闪灼着历史光辉的文献史料,都完整无缺地收藏在中央档案馆内。笔者有幸看到这样几份历史的真迹,更是对党的交通员‘石先生’,充满着无比深切的敬意!”[6]
  看来,邓南村见到过吴焕先报告的原件,落款为“7月17日夜,下3点半”,应该是第二种版本,他没有见到落款为“7月17日夜于户县南乡”的第一个版本。
  那么,7月17日,红二十五军是在户县境内还是周至境内?我们再仔细阅读吴焕先在7月17日夜间的报告,其中说:我们“发动了引驾卫(回)、子午镇、秦渡镇、户县及周至的群众分粮分盐分衣服的斗争,号召很多穷人来参加红军。”[2]当时,在西安以南,到秦岭北麓,从东到西,一字排开的是蓝田县、长安县(今长安区)、户县(今鄠邑区)、周至县。引驾回(今引镇)、子午镇属于长安县;秦渡镇在长安与户县交界处,属于户县。这里还出现了“发动了……周至的群众”,说明7月17日红二十五军已到了周至境内。
  到了周至县什么地方呢?红二十五军将领戴季英、韩先楚、刘震在《配合红军主力北上,先期到达陕北》一文中说:“我军从丰峪口出发,经由户县、周至县境,沿秦岭北麓向西挺进。于7月17日、21日,先后在周至县店子头和马召镇,两次打退陕军两个团的尾追。”[6]戴季英等人回忆说“7月17日……在周至县店子头”,这显然成了邓南村的依据,而后来卢振国等人在编写《红军第二十五军战史》时,也采用了这一资料,只是将“陕军两个团”变成了“陕军骑兵团”。[8]店子头现在叫做殿镇,其东面还有南集贤镇。
  但是,事隔多年后回忆是否准确,我们来查一查当时的档案记载。
  据1935年7月《西安绥靖公署参谋处日报表》,“杨虎城皓巳电”一条为:“据呼延指挥官巧亥电:据报盩厔县属之祖庵镇有匪一部,约数百人,当令刘团进剿,激战一小时,匪向西南方溃窜。又据探报:徐匪主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