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3版
“一带一路”:西藏的进展及展望
    尼泊尔车辆在吉隆口岸等待过境

  边合区获批设立,中尼跨境经济合作区积极探索
  边境经济合作区是我国深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的重要平台,是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确保边境和国土安全的重要屏障,正在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先手棋和排头兵。目前,经国家商务部认可的边境经济合区有17个,跨合区有2个。商务部外资司2019年8月发布的《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报告(2018)》表明,边合区已成为沿边地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部分边合区的经济总量达到所在城市的50%以上。边合区的发展带动了所在口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沿边地区投资环境、加快了所在地的城镇化步伐,不少边境小镇依托边合区逐步发展成为繁荣现代的口岸城市。“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西藏立足自身区位优势,一直在积极推动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根据西藏自治区政府的工作报告,2016年“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快推进”,2018年“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2022年3月,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获批设立,成为中国第18个、西藏第一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2023年6月,自治区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研究审议了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方案。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强调,要更新发展观念,坚持统筹兼顾、多规合一,优化功能布局,强化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努力把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成为集聚资源、承接项目、发展口岸特色经济的高水平沿边开放平台,助力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9]
  与周边国家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跨合区),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与周边国家创新合作模式、加快沿边开放步伐、推动兴边富民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家商务部认可的跨合区有两个,分别是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和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西藏立足自身优势,在国家商务部的支持下,积极推动与尼泊尔合作开展跨合区建设。根据最初的设想,中尼双方拟在吉隆口岸(尼方一侧为热索瓦口岸)建设跨合区,后经过商讨,跨合区采取一种创新模式建设,即采取“飞地”模式在尼泊尔境内选址建设。
  2017年5月9日,中国商务部部长与尼泊尔政府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正式签署《中国商务部与尼泊尔工业部关于建设中尼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谅解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之一。《备忘录》签署后,主要由尼方在尼境内进行选址。中尼跨合区建设开创了中尼两国经贸合作新途径与边境合作新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中尼经贸合作,推动两国边境地区的繁荣稳定和共同发展。[10]
  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夯实中尼命运共同体基础
  中尼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有力诠释了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对中国不断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尼共建“一带一路”既具有有利机遇,更存在风险挑战。新时代,要坚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中尼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持续推动互联互通
  中尼两国共建“一带一路”,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持续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搭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合作机制,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积极推进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建设。推动政策沟通,增进中尼政治互信,凝聚共同发展的共识;推动基础设施联通,打通交通堵点与断点,为维护供应链稳定注入正能量;推动贸易畅通,释放互利合作的活力;推动资金融通,以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新兴金融机构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推动民心相通,为共建“一带一路”打下广泛社会基础。
  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形势,深化政治互信,发挥政策沟通的引领和催化作用,探索建立更多合作对接机制。深化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提升规则标准“软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