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的西安担当
年,他作为留学生第一次来到中国,在西安度过了一年的学习时光。时隔十八年,再次回到西安,他深深感受到“一带一路”建设的巨大变化。他说,国际港务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规模巨大的集装箱码头、堆场和物流园,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招商局丝路中心、中西部陆港金融小镇、西安中铁卓越中心……中国与中亚高效便利的经贸往来,一切就在眼前。
根据《规划》,陕西将打造国家“丝绸之路产学研用平台”。
推进西安高新区丝路科学城建设,持续构建并完善“大科学装置+科研机构+服务平台”创新链。围绕产业与投资、农业、交通、教育等领域建立高级别对话机制,将欧亚经济论坛打造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向西开放”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陕西建立24个国家级、124个省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基地;中俄丝路创新园、中哈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一批国际合作产业园;西安国际航空枢纽、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陕西科教实力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名片。
此外,西安还将深耕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领域。加快建设“中国-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中心”。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医学合作联盟,不断深化与中亚国家在传统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创新服务机制迎接更多机遇
西安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在西安发展的企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营商服务。
在西安高新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两项业务实现综窗受理,办理时限由21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
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国际铁路联运提单融资新模式”赋予铁路提单物权属性,企业凭一张提单即可获得信用贷款;
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航空口岸机坪“直提直装”改革,实现进出口货物“零延时”运输,企业货物通关时间缩短近一半……
2022年,空港新城国际快件年通关量排名居全国第六、中西部第一。该案例被国家作为“跨境贸易”指标典型在全国予以推广。
针对通关和监管中的“痛点”“堵点”,陕西自贸试验区空港功能区打通数据壁垒,极大提高通关效率和监管效能,并总结凝练成“‘互联网+进口快件’监管模式”案例。国际快件最快六秒即可完成清关手续,而以前平均每件需要5分钟。
日前,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交出半年答卷。今年上半年共有探索服务型制造业发展新模式、构建国际智能检测认证服务机制、探索推行“信用+承诺”审批分级管理模式、“一带一路”农产品供应链服务模式探索与创新4项国家级创新成果,共形成54项创新案例,8项案例入选省商务厅优秀简报案例。
2023年6月28日,西安市经开区举办“加工贸易云报核系统”上线启动仪式暨业务培训会,该系统是西安市加工贸易领域改革的标志性举措,也是在全国具有首创性的制度性创新实践。上线后,可有效解决加工贸易企业在账册核销时反映普遍存在的申报数据计算量大、核算过程繁琐、配合监管成本高等问题,实现加工贸易账册核销“一次录入、自动核算、网上审核”功能。
2023年2月,西安航空基地综合保税区(二期)通过了国家正式验收。至此,全省已建成运营了7个综合保税区,数量位居全国第六。
提升金融和法律服务保障能力是全面合作的一个基础。西安将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与中亚五国法律机构间互设办事机构、共建人才实训基地,建设“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
目前,“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已初步构建起商事诉讼、仲裁、调解、域外法查明、公证、鉴定等功能齐全且有效衔接的“一站式”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保障体系。
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消息显示,2023年5月25日,最高法“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平台上的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华东政法大学外国法查明研究中心等6家机构,正式与西安市着力建设的“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签订合作协议。此前,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丝路中心签订入区协议,并将于今年内正式入驻。功能的不断完善,助力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商事法律服务和纠纷解决首选地。
随着西安“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完善成熟,国际商贸物流的便捷让西安人的日常生活也在悄然无声地发生着巨大变化。
西安“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综合保税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展示中心、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等多样的综合平台不仅支撑着西安高水平开放发展格局,也离西安人越来越近,创造的机遇也越来越多!
根据《规划》,陕西将打造国家“丝绸之路产学研用平台”。
推进西安高新区丝路科学城建设,持续构建并完善“大科学装置+科研机构+服务平台”创新链。围绕产业与投资、农业、交通、教育等领域建立高级别对话机制,将欧亚经济论坛打造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向西开放”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陕西建立24个国家级、124个省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基地;中俄丝路创新园、中哈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一批国际合作产业园;西安国际航空枢纽、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陕西科教实力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名片。
此外,西安还将深耕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领域。加快建设“中国-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中心”。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医学合作联盟,不断深化与中亚国家在传统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创新服务机制迎接更多机遇
西安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在西安发展的企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营商服务。
在西安高新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两项业务实现综窗受理,办理时限由21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
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国际铁路联运提单融资新模式”赋予铁路提单物权属性,企业凭一张提单即可获得信用贷款;
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航空口岸机坪“直提直装”改革,实现进出口货物“零延时”运输,企业货物通关时间缩短近一半……
2022年,空港新城国际快件年通关量排名居全国第六、中西部第一。该案例被国家作为“跨境贸易”指标典型在全国予以推广。
针对通关和监管中的“痛点”“堵点”,陕西自贸试验区空港功能区打通数据壁垒,极大提高通关效率和监管效能,并总结凝练成“‘互联网+进口快件’监管模式”案例。国际快件最快六秒即可完成清关手续,而以前平均每件需要5分钟。
日前,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交出半年答卷。今年上半年共有探索服务型制造业发展新模式、构建国际智能检测认证服务机制、探索推行“信用+承诺”审批分级管理模式、“一带一路”农产品供应链服务模式探索与创新4项国家级创新成果,共形成54项创新案例,8项案例入选省商务厅优秀简报案例。
2023年6月28日,西安市经开区举办“加工贸易云报核系统”上线启动仪式暨业务培训会,该系统是西安市加工贸易领域改革的标志性举措,也是在全国具有首创性的制度性创新实践。上线后,可有效解决加工贸易企业在账册核销时反映普遍存在的申报数据计算量大、核算过程繁琐、配合监管成本高等问题,实现加工贸易账册核销“一次录入、自动核算、网上审核”功能。
2023年2月,西安航空基地综合保税区(二期)通过了国家正式验收。至此,全省已建成运营了7个综合保税区,数量位居全国第六。
提升金融和法律服务保障能力是全面合作的一个基础。西安将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与中亚五国法律机构间互设办事机构、共建人才实训基地,建设“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
目前,“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已初步构建起商事诉讼、仲裁、调解、域外法查明、公证、鉴定等功能齐全且有效衔接的“一站式”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保障体系。
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消息显示,2023年5月25日,最高法“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平台上的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华东政法大学外国法查明研究中心等6家机构,正式与西安市着力建设的“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签订合作协议。此前,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丝路中心签订入区协议,并将于今年内正式入驻。功能的不断完善,助力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商事法律服务和纠纷解决首选地。
随着西安“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完善成熟,国际商贸物流的便捷让西安人的日常生活也在悄然无声地发生着巨大变化。
西安“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综合保税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展示中心、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等多样的综合平台不仅支撑着西安高水平开放发展格局,也离西安人越来越近,创造的机遇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