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6版
凉山彝族毕摩文化传承困境与创新路径研究
    毕摩法器和经文

衔接,准确把握传承载体,明确非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时代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毕摩是毕摩文化的直接传承人,无论是毕摩绘画还是毕摩音乐都是由毕摩世代相传。[6][7]因此,全面了解毕摩文化传承保护困境,提出产业转型来促使其高质量发展,[8]无论是从毕摩世家还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人来说,毕摩文化的传承发展都将面临全新挑战。
  凉山彝族毕摩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
  在当地,一般把毕摩文化解释为彝族宗教祭祀毕摩所创造和传承的彝族宗教文化。毕摩文化就是毕摩创造的,毕摩文化就是宗教文化。毕摩文化是包括宗教祭祀毕摩在内的广大彝族先民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所总结创造,由彝族本群体特别是彝族知识分子毕摩世代传承下来且蕴含着本民族独有的族群文化,是彝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核心。
  1、毕摩传承后继乏人
  毕摩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彝人生活中充当着灵魂工程师和教育者的角色。毕摩是传播、延续毕摩文化的代表,通晓一定地域内民族和民间文化。在大部分毕摩人手中仍保留着较为原始且完整的毕摩文化经书典籍,但是由于新兴文化的冲击,导致传统文化也仅停留在保留层面,未能及时得到广泛传承。毕摩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通常是以口耳、口手相传的形式进行。学习毕摩从学彝文开始,熟练掌握后,才进一步学习毕摩相关知识,诵唱经书。
  毕摩知识内容复杂,包括各家族家谱、民间谚语、古代传说、医药卫生等;除此之外,毕摩文化中经书类型丰富多样,有祈福安康、祛病、召唤灵魂等不同功能的经书。正是因为毕摩文化的博大精深、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此也只能望而却步。[9]正如吉克拉都所言:“我们小时候学毕摩是很严格也很积极的,学毕摩是世传,也是我们的职业,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而现在的小孩都不愿意去学毕摩了,我让我儿子学一点毕摩知识,他说他文化知识学习压力已经很大,不愿意学习毕摩。而且他说长大以后也不愿意去当毕摩,当毕摩收入少,也不好玩。”除此之外,作为当地的资深毕摩曲比洛戈也讲道:“真正想学毕摩知识,认真传承毕摩文化的年轻人很少,他们大多在外省打工,只在春节放假返乡期间学一点皮毛,大部分因为毕摩知识复杂难学而放弃了。”
  毕摩文化传承至今,从曾经的彝族知识分子到现如今的传承危机,无一不在警示世人毕摩文化的日益衰落。新生代彝人一部分功利心较重,对传统文化关注较少,都希望自己能通过现代技术过上更好的生活;另一部分迫于生活的压力也有心无力。这也造成了新生代彝人中很少有真真切切沉下心来了解毕摩文化、学习毕摩文化、传承毕摩文化,想以毕摩为职业的人更是屈指可数。
  2、毕摩文化简化单一
  在彝族毕摩谱谍中有着这样的记载:“毕摩源于气、雾、云、雨、水等物质世界,最原始的人们开始从这些物质的世界中获得有关于毕的知识,然后,逐步掌握了毕这一神圣的职业。”毕摩的发展经历了从物到人的衍化和发展过程,其内容涵盖毕摩经书、毕坛纷争、毕摩的法器、毕摩治病和占卜、毕摩文字与文献、毕摩绘画和毕摩音乐等。毕摩绘画和毕摩音乐在毕摩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因为其通过绘画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来叙述故事、塑造形象、抒发情感、反映生活,是彝族远古绘画艺术的“精髓”。毕摩绘画、毕摩音乐以及彝族尼木措毕祭祀也于2014年11月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毕摩绘画主要是依靠毕摩以及毕摩仪式传承,毕摩绘画作画难度较高,除了包含最直观的绘画技术外,还蕴含了毕摩文化之中的宗教知识、天地之灵气等。其传承由两种载体展示:一是鬼板,二是经书。两种形式均具有原始性、独特性和信仰性的特征,同时也因此具有了巨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面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很多毕摩文化都出现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简化”现象。正如了解到的吉克作也“毕惹”(学徒)所说:“我认为一个好的毕摩绘画要和祖辈传下来的绘画作品一样,在于传承和传统,并不在于逼真和创新。绘画中的每一样东西都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