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74版
文化自信自强背景下陕西中医药文化发展路径研究
化时,应当不断强调炎帝和黄帝在中医药起源上的代表性意义。炎黄二帝是一切中华传统文化在精神上的逻辑起点,而神农氏(即炎帝)遍尝百草而成医药之祖、黄帝同岐伯等大臣谈论天地医道而衍生《黄帝内经》的传说,在中华文明所覆及的文化范围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虽然二帝故里仍存在争议,但作为炎帝陵(位于宝鸡)和黄帝陵(位于黄陵)所在地,陕西一定要利用好二帝与陕西中医药之间的文化关联,将华人的共同祖先树立为陕西中医药文化宣传的两面冲锋旗帜。
  所谓“一位明星”是指唐代“药王”孙思邈。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铜川耀州)人,是经历五个朝代(西魏、北齐、北周、隋、唐)的传奇医药学、养生学大家,他所编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合称《千金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大部头医药学百科全书。目前对孙思邈有针对性的文化解读仍显不足,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作用以及价值认识还有提高空间,亟需通过研究、传播扩大孙氏历史名人的明星效应,扩大陕西中医药文化整体影响力。
  所谓“一支派别”是指“长安医派”。[3]长安医派是可追溯到先秦、实际起于唐代孙思邈时期,而后历代传承的陕西医学流派。该医学流派在历史上相较于江浙地区的孟河医派、吴门医派等略显暗淡,但是这并不表示长安医派在医药科学、人文关照方面缺乏成就。在这一医学流派中,前后相继地囊括了王焘、韦慈藏、宋清、武之望、陈尧道等重要医家,他们正本清源、海纳百川,在全科医疗、各专科医疗发展上建树良多。
  3、加大宣传力度
  做好中医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活动,为群众宣传陕西中医药文化,为青少年、中小学生讲解好陕西中医药文化的“知识点”和深刻内涵。《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提出“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纲要中涉及的“四进”,是中医药文化做好大众宣传、传播的重要指示和工作方向。陕西中医药文化的宣传,也必然离不开《纲要》提出的“四进”工作。在中小学“双减”政策支持下,向中小学生、青少年群体大力宣讲具有陕西地域特色的中医药文化知识、理念、情怀,既符合中小学教育的需求,也能够很好地为下一代国家建设者树立了解国医知识、热爱陕西特色中医药文化奠定思想基础。
  文化宣传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宽宣传途径,找准宣传对象,是真正树立陕西中医药文化形象,扩大陕西中医药文化影响的关键。只有全面做好宣传工作,才能为陕西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事业打造面向全国,乃至面向世界的优良发展环境,为陕西中医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弘扬延安时期红医精神,呼唤时代楷模
  “红色医生”的说法,最早是由毛泽东在红军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后提出的。当时红军即将成立自己的卫生材料厂、军医学校,毛泽东同志再三强调:不要培养成“白色医生”,要加强政治教育,培养成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医生”。红医精神是党领导下的兼顾政治信仰、价值取向和专业技术的红色医疗精神,关键在于“红”,在道德上是高于一般医学伦理规范的。延安时期是党的革命事业发展的关键期,在此卫生事业发展也渗透、孕育了更为纯粹的红色基因。红医精神将继续指导陕西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延安时期红医精神的特点,既是丰富红医精神内涵的需要,也是继续发展陕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任务。
  1、做好延安时期边区政府医疗卫生工作的研究
  陕甘宁边区原有的医疗卫生基础极为薄弱。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在一百五十万人口的陕甘宁边区内,还有一百多万文盲,两千个巫神,迷信思想还在影响广大的群众。”“在医药方面,更是如此。陕甘宁边区的人、畜死亡率都很高,许多人民还相信巫神。”[4]为改善边区卫生面貌,边区政府前后通过、颁布了《关于开展卫生保健工作的决议》《陕甘宁边区卫生委员会组织条例》《陕甘宁边区卫生处组织条例》《陕甘宁边区保健药社暂行条例》《陕甘宁边区国医研究会简章》《国医国药奖励优待条例(草案)》《陕甘宁边区医师管理条例》《陕甘宁边区中西医研究会组织简章》等二十余份政策性文件,规范了边区医疗卫生事业,其间包括多项涉及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的管理文件。边区政府建立健全边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中央、军委、边区三大系统,后又相继建立防疫委员会、保健药社、卫生合作社、国医研究会等群众性民间卫生组织。建立了中央医院、肺病医院、中央直属疗养院、学生疗养院、中央卫生材料厂等单位,开展群众性卫生防病治病运动,加强群众的卫生工作。[5]
  党的领导是红医精神的有力保障。充分认识陕甘宁边区所处的卫生医疗环境,深刻领会边区政府的卫生医疗政策内涵,才能使延安时期红医精神在当代永放光芒,为当代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照亮前进的方向。
  2、树立延安时期红医精神的典型代表形象
  在延安时期的医疗卫生工作中,涌现出大批忠心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