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36版
新时代研究型大学本科科研育人的困境与突破
彻落实中央育人精神的重要工作之一。在201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强调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7]2017年,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强调在科研育人体系中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8]2019年在《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指出构建“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强化科研育人的职能,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9]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育人功能,在科研中提高师生思想政治意识和能力。[10]
  研究型大学有着丰富的科研资源,对开展科研育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借助优势条件化解本科生科研育人的困境,实现转型,成为重要的关注点。
  当前研究型大学科研育人面临的困境
  1、科研育人理念认识模糊,科研动机功利化高校的育人导向是高校科研与生俱来的。[11]研究型大学的一些师生受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学校考核评估制度的影响,科研动机具有一定的功利色彩。针对考核标准进行科研工作、应对考核任务成为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主要目的,对一些科研学术原则问题把握不严谨。一些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往往是为了获得第二课堂的学分,这种外部激励暴露了学生对科研活动的兴趣和提升自身等内部动机的不足。在这种科研动机功利化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更多从自身利益出发参与科研活动,这使得优秀的教学和科研资源难以被充分利用,人才培养质量下滑。
  2、科研育人师生参与感不强,氛围不足
  在研究型大学中,一些教师在科研活动中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动性、目的性和计划性。[12]同时,大多数教师对本科生开展的是广义的科研活动,如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指导等教学科研活动或科创类的第二课堂科研活动,本科生真正参与到教师科研项目的机会较少,学生缺少系统的科研指导,反映出教师对本科生的科研活动重视不够,参与感不强。
  作为科研育人对象的本科生,由于对未来发展规划目标的不明确,认知水平有限以及缺乏科研方面的指导,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时间短,参与程度浅,缺乏参与科研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很难达到科研育人的目标。
  3、科教融合模式缺失,存在科研漂移和教学漂移
  教学和科研作为人才培养的渠道,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能够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13]在研究性大学对本科生开展科研育人的具体工作中,科研育人的理念并没有深入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科研成果没有很好地融入课堂。
  科研活动从教学和科研中分离出来产生的科研漂移和教学漂移,使得研究型大学的科研产出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模糊,科教融合不足。同时,在对本科生的课程建设中,缺乏基于科研项目开设相关课程的主动性,学生在具体的课堂学习中学到的科研知识很难与具体的科研项目和活动结合,理论与实践脱离。在课堂上,教师进行科研育人缺少系统性和规范性,没有具体项目的支撑,大多通过讲演的方式给学生介绍科研情况,渗透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没有深层次地实现科研育人的目的。
  4、科研育人体制机制不完善,效率不高
  科研育人是一种关于科研、通过科研、为了科研的人才培养方式,[14]涉及选题、立项、调查、实验、论证以及推广等环节,这一过程需要学校政策的管理与约束、专门的科研平台和评价激励等。
  组织协调育人机制的不健全,使科研活动与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分离,科研育人的质量和效率不高。一方面受一些狭隘的育人观念的影响,一些研究型大学将科学研究的价值更多地倾向于产业和经济的需要,从精神转向物质,高校科研与教学渐行渐远,脱离了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另一方面忽略了科研对本科生的教育,研究型大学的科研资源相对来说是比较丰富的,但这些资源往往以量化的形式呈现,成为抢夺优秀生源、提升学校排名的工具,没有充分利用在教学资源上,忽略科研的育人工作。许多科研的教育是围绕某些“点”进行,而非全面地将科研育人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研究型大学科研育人的优化路径
  1、健全本科生科研育人体制机制
  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作为我国经济和科学发展的强大后备军,高校从领导、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到任课教师都应该意识到科研育人对本科生培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健全以育人为主的科研育人机制体制,反对为科研而科研,做好本科生科研育人的规划,确立具体的组织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根据科研育人的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研究型大学在对本科生进行科研育人的过程中,可根据学校自身的定位或各个学院的特色侧重于基础、应用、发展类的其中一个方面。如理工类的学校或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