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1版
从君子文化的演进看中华文明的特性
才能享受安逸,才能得到百姓依归。再如《周书·周官》:“王曰:‘呜呼!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以公灭私,民其允怀。’”这是周成王告诫有位的君子,各尽其职,慎重发布命令。命令发出,就要严格执行,不能违反。以公平公正之心灭掉自身的私心杂念,如此才能得到人民的持久拥护。《易经》中记载的“君子”也有指有德有位者,《乾卦》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谦卦》象辞:“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这里的君子是指有德有位者。
  其次,古代典籍记载的君子也有仅指有位者。其中,《诗经》由诗篇涉及的“君子”就仅指有位者。如《鲁颂·有駜》“君子有榖,诒孙子。”《尚书》中记载的“君子”也有仅指有位者。《秦誓》“惟截截善谝言,俾君子易辞,我皇多有之,昧昧我思之。”《易经》中记载的“君子”也有仅指有位者,《革卦》:“大人虎变,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师卦》:“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最后,古代典籍记载的君子也有专指有德者。如《尚书·大禹谟》:“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这是讲大禹讨伐三苗的原因,其中之一是“君子在野,小人在位”,这里的君子、小人只能解释为有德、无德。因为君子在野,表明其无位,无位仍称其为君子,只能是有德;小人在位,表明其有位,有位仍称其为小人,只能是无德。无德而有位,有德而无位,这是“反道败德”,大禹讨伐之,就是为了回到有德有位、无德无位的正道上。这充分证明早期的君子应当是有德有位之人,而非仅仅是有位者,君子观念衰落才会有无德有位之君子,这是一种不正常状态,故需回到有德有位的君子。
  君子观念及其演进
  早期君子的确专指王侯及卿大夫等有位者贵族,但正常情况下这些有位者皆有德,换言之,只有有德的人才能成为王侯及卿大夫、成为有位的人。
  (一)王权时代的君子:早期有德有位的君子观念
  在古代,要想成为有位的君子则需要有德,德是成为君子的前提条件。春秋之前王侯及卿大夫皆指有德的人,其位越高,其德越盛,王者尧、舜、禹、汤、文、武皆有圣德,是圣王,德不及圣王者,为公侯卿大夫。春秋之前王侯及卿大夫皆要讲礼,“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君子皆讲礼是他们有德的重要表现。春秋是中国社会大变迁的开始,也是君子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君子开始不讲礼而丧德,他们不再严格遵守礼,致使“礼崩乐坏”。当然,他们之中仍然有坚守礼、守德的君子,如宋襄公在宋楚交战之际,仍然坚守古交战之礼,不攻击未过河、未整齐队伍的楚军,面对生死存亡的战争,宋襄公依然讲礼,人们认为其迂腐,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君子守礼重德的品格。
  儒、道、法三家皆认为早期的君子是有德有位者。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天爵是“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是德,人爵是“公卿大夫”,是位。早期的君子是有位者,即有人爵,那么,他们的人爵、君子之位是如何获得的?通过修其天爵获得,说明春秋之前的君子有德方能有位,此时的君子德位统一。即使在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位也不是与德毫无关系,而是先有德,方能获得位,只不过,此时的有位者因德而得位后,会弃德,导致有位而无德,德位分离。庄子《天下篇》哀叹内圣外王之道一去不复返,“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内圣外王分裂乃百家之时,上古则是内圣外王,保有天地之纯。这也说明早期德位合一,只是到了近世才德位分离,“道术将为天下裂”。法家则客观记述了有位者的变化“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比的是道德,有德者有位,中古之世开始人们比的是智谋和气力,有位者不必有德,此时才是君子有位不必有德。从儒家、道家、法家的记述来看,早期之君子皆是有德有位者,有位的君子是后起的。但不容否认的是“位”与“德”相结合的君子,逐渐被有位者君子取代,以至于给人们造成君子本身即是有位者的错觉。
  (二)春秋战国的君子:孔子重塑君子观念
  君子早期是有德有位者,那么,为什么现代学者大多认为早期的君子是专指有位者?尽管春秋时期有不少君子失德,但他们仍然居其位而为君子,此时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