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4版
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困境与实施策略
育脱节现象。为了避免教学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背道而驰,最重要的抓手就是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专业课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立足专业课的特点,尊重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价值引领,在课堂上引用与本专业贴切的实例,将社会热点与生活实际、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专业课程协同育人优势,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能力得到全方位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包含了思想品德、个性、能力、社会关系等的综合提升。马克思就曾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换句话说,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思想品德的建设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德”是立身之本,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个人能力和智力的发展。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有利于大学生在“革命的实践”中改变已经异化的自我,向着人的自身复归,实现充分的自由的个性发展。
  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困境
  (一)对课程思政认识相对不足
  一方面,一些专业课教师认识存在偏差,课程思政育人意识比较薄弱。由于高校育人体系分工越来越明确,教学和育人的关系逐渐被割裂开来,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被默认为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学工队伍的责任,从而导致专业课教师忽视了自身应该承担的育人职责,对课程思政育人的战略性意义理解不到位。
  另一方面,高校考核机制侧重偏颇,导致专业课教师不得不选择对自己利好的方向。高校在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过程中,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教学成果和科研项目上,对于教师的立德树人难以量化考核,专业课教师由于长期受到科研及教学压力,不得不将关注点更向学术研究倾斜。
  (二)课程思政的能力较为匮乏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建设的应有之义就是要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寓于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专业课教师缺乏基础的必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哲学思维,难以将社会热点、国家大事、人物典型等教学素材巧妙地融入课堂,专业课课堂缺少丰富的育人素材成为当前实施课程思政的一大障碍。 加之,教师习惯了将完成教学任务作为“第一选项”,满堂理论、知识点灌输是常用的教学手段,这也暴露出专业课教师在立德树人方面缺乏教学技巧创新的能力。
  (三)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协同育人是指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协同多方教育主体,集聚多种教育资源,通过跨主体、多要素之间的相互协助、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思想政治协同育人合力,可用一个公式表示:F合=F1+F2+…+FN,F合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各主体实施德育的合力,F1+F2+…+FN,就是代表各学科、专业课教师共同实施德育的力”。[7]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合力并不是简单相加的总和,而是存在着互相对应的关系,需要教育主体、各教育元素和资源不断地优化和有机结合。但是有调研表明,高校部分专业课教师缺乏合力育人的观念,他们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是专业课老师应该承担的责任,在实际教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着教育分工与协作的矛盾。教师职责划分明确,导致专业课教师只关注了与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之间的分工关系,忽略了合作关系,最终影响了协同育人实效。
  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
  (一)夯实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
  加强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习,能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同专业课相融合,教育者先受教育,才能更好地完成育人目标。在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和“大思政”育人背景之下,专业课教师仅仅掌握本专业知识已不能满足全员全方位育人的要求,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知识框架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教育引导学生尤为重要。
  第一,通过个人自学思考与集体学习研讨、理论学习与专题调研、传统学习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全面地、常态化、主动性地坚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并积极参加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主题教育活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素质。
  第二,创造条件和平台,对专业课教师开展系统完整地指导,邀请本校或外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或从事相关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专业化指导。
  第三,专业课教师要主动转变教学思维,把开展好课程思政作为课程目标,学会将生活的细碎碾入教学中,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知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