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8版
混合式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研究
和思政元素相结合的点来实施教学。
  1、从文化背景层面来看。这篇文章内容主要讲述了美国社会活动领袖马尔科姆·X的学习之旅,而要深刻了解和认识主人公的个人成长情况,就必须认真、仔细了解其所处的生活背景,其中会涉及到美国的种族问题。这里设计一个课前预习环节,提前给学生列出问题。如,我们国家有无类似的情况?鼓励学生们自己查找相关的素材,或者通过自己的知识积淀以及结合日常的所见所闻归纳总结我国对少数民族同胞的一些具体做法,学生们通过对跨文化的了解和探析,不仅培养了自己的思辨能力,还提高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比如提前在QQ群作业功能里发布预习作业,让学生找China'spolicytowardsethnicminorities。学生找到相关信息后,拍照发到QQ群作业版块里。
  2、从文章主题层面看。马尔科姆·艾克斯在狱里通过写日记、抄写字典、高声朗读等方式的不懈努力变成了一名知名作家和演说家,由此也使自己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在课程教学中,笔者不仅提醒学生要学习和借鉴主人公语言习得的良好方法,还引导和激发学生在思考主人公的很多做法中能够用到我国的哪些名言警句,并进行概括。学生通过联想以及上网查询获取了诸多信息。例如(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英文翻译略)(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英文翻译略)。然后与学生们一起欣赏这些凝练的句子,深刻体会“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背后蕴藏的深刻意义。
  此外,通过马尔科姆·X自学成才的事迹,笔者也查找收集一些中国人自学成才的例子,从中体会中国文化内涵要素,弘扬中国文化,写成一个小段落。一个学生写了关于鲁迅自学成才的小段落。
  二是词句层面。单词和句子是高校英语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对单词、句子的合理解析和运用是英语言语学习的基本构成。在讲解句子和单词中,笔者积极挖掘思思想政治元素,并结合查找的相关思政素材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1、解析单词时,补充与时政相关的用法。例如:文章最后一段中的句子“theworldcommunityofthoughtsandactions”,起初,学生知道“community”的含义是“社区”,但是在这句话中翻译成了“世界”。根据当下的语境,这个词又有了其他的含义,笔者鼓励学生可以运用“community”这个词试着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翻译,其后解释该说法对应的英文即为“acommunityofsharedfutureformankind”,这样做不仅能够让学生很好地理解“community”的含义,还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2、解析英文句子时,补充引入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例如,文章中主人公因文化水平受限,最开始看到字典上的字时感觉是“TheymightaswellhavebeeninChinese”。笔者为学生解析完该句话的含义时引入了中国在世界各地成立的孔子学院以及外国的中文学习热,这种以跨文化对比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还增强了对中国文化自信。
  3、运用单词造句时,选择具有思政元素的素材。如,运用“household”造句时,我们可以造这样的句子:中国在减少贫困家庭(poorhouseholds)方面取得的进步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关注。(翻译略)
  总之,不论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还是思政课程,都要在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背后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潜心思量,精心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以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注释
  [1]干昭君:《“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载《语言与文化研究》,2020(12)。
  [2]梅德明:《新时代外语教育应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载《文汇报》,2018-02-09(006)。
  参考文献
  [1]房洁:《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的国家意识培养》,载《外语电化教学》,2021(06)51-56+8页。
  [2]樊宁瑜:《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载《新西部》,2019(32)。
  [3]干昭君:《“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载《语言与文化研究》,2020(12)。
  [4]梅德明:《新时代外语教育应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载《文汇报》,2018-02-09(006)。
  [5]覃正爱:《谈谈中国共产党人的“四个自信”》,2018-1-24,见http://dangjian.people.com.cn/nl/2018/0124/c117092-29783178.html。
  [6]谢德静:《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载《林区教学》,2022(4)。
  [7]杨枫:《外语教育国家意识的文化政治学阐释》,载《当代外语研究》,2020(6)。
  作者简介
  樊宁瑜 西安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及英语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