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5版
基于赋能逻辑的高校优良学风培育路径探析
(2020)提出要建立以激活内需、激发自主发展为导向的“引领型”学风建设新模式,转变理念、重构体制、创新机制,最终形成优质高效的学风建设“供给体系”。
  (二)朋辈榜样促进学风建设研究
  刘洋溪等(2021)探讨了典型模范人物引领高校学风建设的可能性,分析了现存问题并提出了典型模范人物引领高校学风建设的落实机制。李璟璐等(2019)指出朋辈榜样有利于激活新时代高效学风建设学生主体的内生动力,能够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内涵式发展,详细论述了朋辈榜样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运用方法。
  (三)高校学风建设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兰淇(2019)研究了高校学风评价体系构建及影响因素,从学校、教师、学生、家庭和社会五个方面进行了学风影响因素分析,构建了学风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最终形成评价模型。李适等(2017)研究了信息时代高校学风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指出要从发展理念入手,在现有的学风建设评价体系基础上加以细化,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形成高校学风建设评价体系。
  优良学风培育的难点问题
  学风建设是关系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重要内容,但当前在大学生群体出现的课堂沉默、学习拖延、学习倦怠等消极学习现象逐渐严重,本科生总体上存在学习倦怠问题,在学习中容易出现成就感低、行为不当、情绪低落的现象,学习内驱力不足逐渐成为群体特征,优良学风培育困难、影响力小,不同类型的高校在优良学风培育方面均存在一些共性难题。
  (一)大体量与个性化的矛盾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从高中进入大学,大学生面临的是另一种模式的“大体量教育”,尽管高校从制度上、招生规模上严格控制生师比,且通过配置班主任、学业指导老师等形式来帮助学生解决个性化的学业问题,但配置到个人的教学资源仍相对有限,学风培育作为一种群体性习惯培育活动,群体性指导模式不可避免地与学生个性化发展产生矛盾。而学生个性化的加强,导致群体特点不明显,学风培育活动难以精准捕捉对应群体受众,进而导致优良学风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较弱,存在普遍的学生个体对于群体性优良风气的感受力较差、接受度不高的情况,优良学风培育活动实际效果低于预期。
  (二)强焦虑与弱行动的矛盾
  高校学风培育的两种主要模式之一是正向引导,常见的方法有榜样引导、模范行为教育,以强化正向行为,来引导群体性行为模式改变,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对于此类教育活动的感知往往与活动目的存在一定偏差,榜样与学习者之间的竞争关系会增加学习者的发展焦虑,而对于教育目的的错误感知以及实际教育内容的错误领会则会导致学习者学习效果不佳,容易产生“强焦虑”“弱行动”的现象,难以帮助大学生形成真正的精神动力,进而难以促进学习行为方式转变。
  (三)纠正与保持的矛盾
  高校学风培育的另一种主要模式是不良学风纠正,常见方法有后进生帮扶、不良行为习惯纠正教育,纠正不良行为,遏制不良学风对优良学风的冲击。但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行为已经在中小学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行为模式与习惯,不良行为的纠正尤其困难。在长期的规训式教育影响下,有持续至大学的不良学习行为的大学生对“纠正措施”的存在更加敏感且明显抵触,同时由于教学资源配置问题、大学生对监管抵触也伴有逃避现象,虽采取了短期的纠正矫正等措施,但之后行为的保持往往缺乏长期监督与巩固,此类学风培育模式往往耗费教师大量精力却难以实现目标效果。
  (四)概念不明导致的行动偏差
  因为生源差异、培养目标差异,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之间甚至学院之间、班级之间对于“学风”这一概念的认识存在一定差异。学风——学术之风?学习风气?在教育部引领的学风建设活动中,更加偏重学术不端行为惩处,而对于更多的本科高校而言,学风建设活动更多的偏向不良学习习惯的纠正,在教学及育人目标上与育人要求存在偏差,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满足预期。优良学风培育必须基于培养目标、学生特点及师资条件,在分析现有资源、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符合实际需要的优良学风培育方法及路径。
  赋能逻辑下高校优良学风培育路径
  培育优良学风,应首先明确高校学风的内涵,不能将学风培育活动局限于改善具体课程学习效果层面,而应聚焦学术、创新创业,从文化、能力、目标、精神、教风等方面全面赋能,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帮助学生群体形成良好的群体行为习惯,形成针对大学教学最终育人目标的学风培育方案。
  (一)文化赋能,提升优良学风影响力
  每个学校都有明确的学风精神、校训精神,但目前我国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对于校风、学风精神的宣传有待加强。首先高校应充分挖掘学校校风、学风精神的内涵,同时通过校园文化氛围搭建、文创产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