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73版
《民俗学》课程思政的教学与实践探索
郑 文
◎西北政法大学教改项目“民俗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XJYZ202203)
  在民俗学课程内容中,有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这些都是开展课程思政重要资源;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主要体现在思政元素认识不足、忽略民俗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等两个问题;其目标主要包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与发现时代价值、厚植文化自信;具体举措离不开基于教学内容、方法、设计以及实践等四个环节的各项措施。

  《民俗学》课程思政的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他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课程思政”是指依托、借助于专业课程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或者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的教育实践活动,即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价值,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学科的深度融合,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高校德育新模式。《民俗学》课程是对民俗相关内容的讲授。民俗是千百年来人民大众传承的一套生活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持、传递和延续。民俗中蕴含着优秀的人文精神、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是实现德育的一个宝库。《民俗学》课程内容中,有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创造和积累下来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命脉。它的思想内涵、道德精髓、现代价值和传承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契合。如在岁时节日、人生仪礼、工匠民俗、饮食民俗等习俗中蕴藏着丰富的道德情感、道德原则、道德理想,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自强不息上下求索、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等等。它们都是开展课程思政、高校德育工作的宝贵资源,为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提供路径。
  《民俗学》课程思政解决的教学问题
  在以往的《民俗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重知识灌输、轻思政育人”的现象。这些课程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价值的现象;或者课程中专业性与思想教育“两张皮”违和性的问题。在不少授课教师的惯性思维中,《民俗学》课程的作用就是辅助并拓展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知识视野,以知识传授或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对如何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缺乏认识。缘于授课教师对《民俗学》课程思政的建设定位不清、目标不明晰、教改路径不明确,以及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不知如何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培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家国情怀等,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从而阻碍了此类课程思政化的开展。
  《民俗学》课程思政首先在教学内容设置上,改变以往只关注专业知识传授,轻价值、道德培育的现象。在尊重专业性的前提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根据章节内容,提炼德育典型案例、德育元素,修订教学内容、目标,增加价值观目标,强化课程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民俗学》课程中存在丰富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素材,是实现课程思想的良好资源。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民俗学》的课程思政开展还不尽如人意。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对于包括《民俗学》课程在内的通识教育课程,思政元素认识不足的问题。授课教师对它们建设的重要性缺乏有效认知,无论在教学内容的编排,还是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相对单调,不能发掘其中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