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8版
数字赋能西藏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体验游、乡村生态游等于一体的原生态旅游成功线路。在各省援建中打造多条乡村或生态特色线路,联合多家旅行社、文化旅游保障团体建立了合作关系,提升沿线服务设施水平、解决旅游产品单一问题;签署对口支援旅游业发展框架协议,投入资金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性文化旅游路线规划,多渠道开展数字化文旅援藏工作。以打破“输血”型援藏模式,激发西藏旅游的“造血”功能,破解西藏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新密码。
  (三)以节庆旅游为抓手,构建西藏文旅新格局
  节庆活动是西藏文旅的亮点。西藏少数民族聚居,其文化、宗教、人文、地理等因素造就了西藏拥有非常丰富的节庆文化资源。在进行节庆旅游的打造过程中,以创新为第一推动力。应用创新模式和理念,将古老的民族节庆通过宣传和商业策划,变成富有民族魅力与融合现代气息的重大节庆,从而实现文化内涵的不断延伸和商业价值的不断递增,强化节日氛围和节日感召力。以吐蕃文化旅游节为例,以“藏源”文化打造IP,“放大”小节庆,实现文化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三赢。西藏的节庆创新不仅是地方性文化活动的创新,更是不同区域之间的协同创新。对于省级市来说,节庆活动能够承载整个西藏的大文化内涵,对于县级市来说,节庆活动则激活了地域文化的灵魂。以定日县的珠穆朗玛洛谐文化旅游节为例,该节庆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形成了以珠峰文化为核心的地域品牌,为该县的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带动和引领作用。除了吐蕃文化旅游节和洛谐文化旅游节,西藏还有桃花节、那曲赛马节、康巴文化艺术节、象雄文化旅游节等一批精品旅游节,初步形成了全域化的节庆旅游产品。未来的西藏文旅需要进一步加强节庆的带动作用,构建起多层次的节庆体系,以节庆旅游激活地域文化的灵魂,以节庆旅游为抓手,构建起全季节、全天候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四)以数字化为依托,创造西藏全域旅游的新境界
  西藏的旅游资源在全世界独一无二,是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地之一。然而,以5G、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核心的技术将逐步引领全球进入数智时代,智慧文旅也将“逐浪”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聚焦数智文旅创新发展,探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策略和路径,研究数智赋能驱动下的制度、技术、市场、消费等多元维度,寻求数字文旅融合创新的新路径,促进文旅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而形成从资源到产品,从产业到产业链的快速升级。
  西藏面向“数智旅游”,首先,以数字化的方式快速地形成清晰的西藏旅游品牌认知。消解大众对西藏认知片面,通过数字化体验,逐步还原西藏文化和西藏人民生活状态的真实景象,直观了解西藏少数民族的文化、宗教、礼仪、生活习性、艺术等风貌,以数字化的高保真性,构建消费者心目中清晰的西藏旅游品牌形象。其次,加快旅游全要素交易,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各种旅游要素,尝试应用电子媒介进行交易,促进西藏旅游资源的改造升级,形成更加多元化多层次的旅游产品体系。从而优化西藏旅游供给端的结构,不断提升消费者的旅游体验,让消费者能够通过数字化的便捷方式认识西藏、感受西藏、享受西藏。同时,应用数字化体系进行市场监管,提升西藏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构建起公平合理的交易秩序,形成文明、安全、放心、开心的西藏全域旅游新格局。
  (五)厚植西藏文艺创作根基,带动旅游发展的内生新动力
  以文化繁荣满足文旅新需求。繁荣发展西藏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以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为根基,厚植文艺创作为带动旅游发展的内生动力,努力培育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以及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随着新媒体对于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推动,对其消除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话语系统、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边界有所裨益,同时也对多种意识形态传播也有所推动。从文化安全角度而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网络空间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文化基础,释放互联网的“最大正能量”,把握西藏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着力点,在网络直播、短视频创作、网络文学、有声读物中,以藏汉双语为主要对象,全面加强网络文化作品的监管。杜绝以文化创作为载体,成为敌对势力的渗透工具。坚持以民族传统文化和红色历史文化为创作主体,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挥革命文化的价值引领功能。围绕波密红楼、十八军军部旧址、先遣连遗址等具有历史革命意义的遗迹开展红色旅游,传播革命文化所铸就的红色文化品格,丰富和传承“老西藏精神”。不断加强文化产业链延伸,形成以西藏本土文化为引领的设计、加工、交易一体化产业链条,打造文旅新基地,以文塑旅讲好西藏故事,强化文化旅游产业的辐射力与渗透力。
  作者简介
  化睿云 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新媒体设计与传播、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