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32版
文旅融合背景下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
合,增强游客的体验感,提高回头率,体现本土特色。
  2、依据本土特色,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区域
  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区域是宝鸡市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途经。
  一是打造非遗特色小镇。非遗特色小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地和聚集地,既可以成为一个产业空间,也可以成为一个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生活空间,更可以成为一个独具魅力的文旅空间。例如浙江的黄酒小镇、贵州的茅台小镇,其实都是以酿酒技艺类的非遗作为核心,进而将产业链条延伸至旅游、文创等范畴。目前,宝鸡市的岐山水城·三国小镇景区含有非遗表演活动,且随着节日变化表演内容也随之改变。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公布的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入选名单中,宝鸡市凤翔区六营民俗村入选“非遗旅游村寨”,凤翔区六营村有着“中国泥塑第一村”美誉,是宝鸡市唯一以非遗为核心发展的村寨。宝鸡市有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打造非遗特色小镇的独特优势,以六营民俗村为样板,探索打造其他非遗特色小镇,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二是推进建设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区域。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区就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历史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将分布在多个区域的文化资源融合发展,创新文旅新方式。
  3、通过文旅互动,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新模式
  文旅融合在全国推广,起步时间不长,发展模式多样。宝鸡市要利用文旅融合发展新机遇,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新模式。
  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旅游”模式。通过挖掘乡村中的文化特色,组织专家对这些资源进行评估和整合,提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旅游的规划方案,使得传统技艺、民俗等在乡村旅游中大放异彩,实现“一村一品牌”,促使乡村非遗旅游品牌化。
  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休闲旅游”模式。宝鸡市气候适宜,环境优美,是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华人居环境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获得城市,非常适合运动休闲旅游。将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其中,丰富运动休闲旅游内涵,打造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休闲旅游品牌。
  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康养旅游”模式。宝鸡市作为2021年亚洲唯一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的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57.06%,空气达优天数高达295天,宝鸡市发展康养旅游具有得天独厚优势。比如宝鸡市渭滨区依托茵香河文化旅游度假区建成的山水生态大城——中华如意城,其通过生态、康养、文化、教育、配套、社群六大维度赋能,以此为基础,有机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康养旅游”模式。
  4、扩大营销宣传,塑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形象
  一是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惠民工程展演力度。宝鸡市的文化惠民演出不断发展壮大,深受市民好评。在“十三五”以来,宝鸡市共有354部作品获得全国、全省性文艺奖项,49名文艺家会员加入国家级、省级会员,有143部文艺作品出版,举办了10次全国全省性文艺活动,举办市级各类各类文艺活动高达220余次,但是非遗项目参与率不高。在之后的活动中,应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专场展演,向全市人民宣传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市民的文化自信,也促进市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
  二是丰富新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传播方式。目前已有广泛培育电商营销骨干100多人、拥有电商平台30多个。通过大力打造非遗电子商务,加强非遗影响力,提高非遗知名度。以抖音、快手、微博、视频号等为依托,打造短、精、高质量的微视频,并培训相关负责人或传承人,以直播方式宣传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集群效应,不仅让宝鸡非遗走进千家万户,还促进了非遗的旅游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继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方向与问题导向——基于〈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载《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15-21页。
  [2]林琳:《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建设发展》,载《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5):67-69页。
  [3]司晓宏、白宽犁、王长寿:《陕西文化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4]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https://www.sxlib.org.cn/dfzy/feiwuzhi/gjyp/3/201703/t20170302_640282.html,2023-4-20。
  [5]宝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非物质文化遗产,http://dfz.baoji.gov.cn/art/2023/4/20/art_956_211249.html,2023-4-20。
  作者简介
  刘婷婷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