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54版
中西部地方高校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模式探索
资源,最终使得传统优势特色学科逐渐落后,而新设专业也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新文科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一)培养目标——以现实需求为导向
  学科交叉是新文科建设的思想内核,即通过学科间的融会贯通来实现现有文科专业的转型升级。基于对人的主体性关注,新文科专业有责任去对人类的创新精神与能力进行培养,以匹配当今的复杂社会系统的需求。[5]
  首先,人文学科为当今科学技术发展限定道德和伦理边界。其次,人文学科为人类的行为赋予了公共意义。因此,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需要对接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从解决人类的现实问题出发进行文科的改造升级。
  传统文科的功能选择,往往从单一立场出发,仅考虑到简单片面的利益。而新文科的发展进步,则需要以现实需求为导向,进行多学科一体化的交叉融合。从传统文科的“解释性学术”内核到“解决现实问题”的价值引领,将传统的金字塔式知识结构转变为扁平化、多维度的知识群。新文科以人类现实需求为目标,就是要超越片面、单一的学科培养模式和立场,[6]从综合、全面的角度思考问题,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建设的转型升级。
  (二)培养模式——探索“超学科”的交叉融合学科体系
  “超学科”理论方法即以知识整合为导向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其本质就是通过不同知识结构的结合,形成一种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全新思路,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选择。[7]这正与新文科教育的逻辑思维相通。目前,人文学科发展的惰性是阻碍学科交叉融合的主要因素,新文科教育则反对这种片面式发展,反对将知识与实践分裂而造成的碎片化学习,打破各学科间的学术壁垒,超越学科局限,促进超学科视野下各学科之间的集群融合。
  以“超学科”理论方法为核心的新文科交叉融合学科体系的建立,从宏观层面来看,需要在不同学科甚至不同领域间形成同型认知,形成更高维度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和研究范式,并与“非学科”领域的政策制定者、利益相关方等的现实需求相融合。在微观层面,必须更新学科交叉融合观念、深化理论研究,进行超学科管理体制的实践,通过理论、方法和实践路径的创新,实现传统单一学科思维和学科体系的根本性变革。
  新文科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一)创新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范式
  学术是新文科的知识核心。其中,“学”指知识以及求知的这一过程,“术”指学习知识的方法与策略。可以看出,“学术”一词既包括对理论知识成果的静态描述,又包括对实践应用过程的动态应用。由此,可以将学术定义为对专门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规范地探索与应用的实践过程。
  当前,要推动新文科的建设发展,就必须对当前人文学科的培养模式进行变革,在此基础上创新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范式。[8]
  首先,从理论研究范式角度来看,应对传统的人文学科理论进行更新,广泛吸纳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突破传统人文学科研究模式的桎梏,以人文素养为导向,构建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出发点的学科研究范式。
  其次,从研究对象角度来看,应打破传统文科只限于内部交流沟通的局限,促进人文学科同理工科、医科、农科等多领域的交叉融合;同时,还应增加文科与非学科层面的互动交流。
  最后,从研究路径角度来看,应鼓励不同学科的研究学者从各自专业领域视角提出见解,归纳整理,最终形成一套普遍认同的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及学术体系。
  (二)创新新文科人才培养学科交叉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在新文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重构新文科的课程体系,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对新文科教育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充分发挥人文学科在人文素养以及公共情怀培养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首先,应根据国家、地区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鼓励教师根据需求设置多领域、多层面的高质量文科选修课程,对目录外二级学科进行自主设置调整。
  其次,可以在允许范围内合理增设文科通识课程,将新文科与其他各类学科相结合,对不同专业人才的人文素养进行全面提升,形成深度融合的通识课程体系。
  最后,提升高校新文科建设评价体系中育人指标的权重,以此为基础推动中西部高校教育教学体系、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据此逐渐提升交叉学科在学术界、政府部门、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公众中的认同度,为新文科交叉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全面的平台和渠道。
  (三)创新新文科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人才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决定着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中西部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创建特色学科的根本动力是特色教师队伍。因此,应通过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