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8版
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河北基层治理的困境与路径探析
    包联法官和特邀调解员共同化解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

多政策做法在落地过程中带来了形式主义及“假、大、空”等实际困境,阻碍了人民当家作主的顺利实现。
  夯实基层治理根基,才能顺社情民意,为民排忧解难,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让社会既有秩序又有活力。尤其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更需要涵养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方式是要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这一格局是适合中国具体国情并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那么在“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中,最突出的特色在于“共”字,“共”字表明治理主体的多元共存,也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各级政府、社会以及民众等多元治理主体都能广泛投入到社会治理中,并在参与中有明晰的角色功能定位,即: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在理想状态下,这几大主体能按照自我定位发挥相应功能,彼此既配合又不缺位错位,同向同心而行,既增加了合力又增加了治理效能,从而推动良好的治理局面落地。而在调研河北基层治理现状时发现,多元主体的协同性不强,各个主体不论在观念还是执行力上都有再提升空间,加上上级文件对基层治理的影响和干预都对基层治理效果产生明显影响。那么在推进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基础上要注意引导好激励好基层社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和公众有序参与的统一和协调。
  (二)农村基层政府的能力效率稍显不足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多年,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①在21世纪的农村,特别是税费改革之后,乡镇政府的架构发生了较大的调整,由管理型政权向服务型政权转变,但基层政府的履职能力和效率仍存在一定问题。首先表现为封建社会特有的官本位和官僚主义作风在基层政府仍有残存。官僚主义的作风与为民服务的初心和宗旨相背离,造成基层政府和民众的疏离,不妥当的行政行为和低下的行政效率也会影响群众对政府的信心和信任。其次,农村基层政府存在权责不清问题。职位和层级架构强调权责分级,基层应该有行政主体的权责清单,在本身工作压力大、环境艰苦的同时不被“文山会海”占据大量时间,才能更多精力来推进工作落地,只有协调好各级行政力量,才能给基层人员更多时间精力来服务基层治理。
  (三)移动互联网对基层治理的冲击和影响
  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发展,“互联网+政务”的模式越来越流行。强调政务信息公开,突出以职能化和信息化为特点的高科技手段在社会治理中的支撑作用。但现实调研不难发现,乡镇政府对互联网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视和应用不够,在点开政府门户网站后,发现部分内容陈旧没有更新,群众反映意见和问题的留言板更是缺少回应和落实,许多基层政府尽管应用了基层政务平台,但真正投入使用发挥功效的并不多。
  党的二十大也再一次就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作出部署,突出强调在基层治理中的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的重要性,要有针对网络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的基层治理的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②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强化互联网思维、要在大数据技术的辅助下,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的优势,促进政务服务改革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因此在河北基层治理中要充分用好先进技术手段,以数字化辅助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真正提高治理效率。
  以“枫桥经验”推进河北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关键词可以说是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全篇的一个关键词汇,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其内涵逻辑必然包含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包含了历史逻辑、制度设计、理论依据、时代价值于一体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再一次赋予了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的时代使命。河北省结合自身基层治理的困境,借用“枫桥经验”必将为河北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崭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