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9版
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助推地方高质量发展
理论置于中国语境的考察下,民生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结合点,也正是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民生福祉摆在突出位置。新时代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郑重承诺,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2、推进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一漫长的实现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这一根本诉求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同富裕蕴含两层意思,一是富裕,二是共同,一部分人的富裕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全体人民公平共享发展成果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点,这种公平不是平均的、片面的,而是要照顾到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过去五年,在党的带领下,成果丰硕,我国近一亿农村人口摆脱绝对贫困,成为彪炳史册的历史奇迹,也为解决世界贫富差距提供了样本。追根溯源,都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3、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阐释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下,城市化水平不到百分之十,五分之一的人口都生活在贫困线之下,邓小平同志及时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并作出科学解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得到满足,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进步中,我国各方面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指出我们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深刻反映了民生从生产生活到生活品质,从需求到质量的转变,也印证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持续在发展和保障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1、坚持党的领导,把握重要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十年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党内问题频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奢靡之风常见于一些部门,对党的领导存在认识模糊、缺乏行动力甚至质疑之声,许多错误思潮不断涌现。在此种情况下,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勇于自我革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两个确立”,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实践意义。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伟大胜利的大党,是能带领人民谋求幸福的大党。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组织力,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久久为功。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想方设法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安全感,尽力而行,量力而为。获得感是超出心理预期的现实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将人民群众是否能得到实质性帮助、享受到实惠作为民生事业发展是否有进步的评判标准,政策制定的标准,“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幸福感作为一种身心上的价值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在敌对势力企图扰乱我国内政、分裂国家时,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党中央带领我们坚强阻击,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只因秉持着“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2、健全体制机制,推进共同富裕
  (1)坚持民生领域改革开放和创新
  民生问题涉及面广,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过程中要坚持改革创新,解放思想,尤其是要破解体制机制弊端。首先,要增加民生各领域制度设计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制度在订立之初,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适当调整,增强各主体协同参与力度,强化共同监督。其次,要完善制度反馈评价机制。制度和政策设计的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要畅通人民群众的诉求表达和意见反馈的通道,扩大群众可以参与的平台,降低群众参政议政的门槛要求。最后,处在民生领域各级岗位上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将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在增进民生福祉上进一步提高服务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