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0版
浅谈民族地区妇幼保健档案的管理与对策
——以青海土族为例 马毓燕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基层妇幼保健等优质服务工作的不断提高,民族地区人口数量逐步增加。在基层妇幼保健下,如何进一步强化民族地区妇幼保健档案管理工作,为民族地区妇幼保健工作的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这对民族地区妇幼保健档案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本文将对从青海土族妇幼保健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为强化民族地区妇幼保健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相应对策。

  土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之一,作为我国一个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土族人民同兄弟民族一起,共同开发了这片土地,为青海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制度的改革,土族妇女也已经拥有同等的地位,对妇女的保护国家方面也是相当重视的。因此我们探究土族妇幼保健档案管理,应该根据省情、县情、民情特点,逐步改善妇幼保健档案管理工作的治理水平,使其逐渐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青海土族人口规模与分布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上的解放和经济上的翻身,带来了民族经济的繁荣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大发展,随着医疗条件提高,土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其人口也始终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土族人口的死亡率下降,而出生率却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即便是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的出生率依然较高。如1953年土族人口为53277人,到1990年已达到192573人,增长261.46%,年均增长率达3.53%,而同期全国总人仅仅增长了92.71%,可见土族人口增长速度比较快。
  根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土族总人口192573人,青海省16万多人,青海的土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65%。海东地区土族人口10.36万人,其中互助土族自治县5.7万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3.79万人,乐都县0.66万人,其他各县合计0.22多万人;西宁市3.68万人,其中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3.47万人;黄南藏族自治州0.80万人,其中同仁县0.75万人;海北藏族自治州0.76万人,其中门源回族自治县0.61万人;海南藏族自治州0.35万人,其中贵德县0.13万人,共和县0.12万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0.28万人。另外在玉树和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也有零星分布。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土族总人口为241198人。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土族总人口为289565人,其中男性148055人,女性141510人。青海省土族总人口为204413人,主要聚居在甘、青两省交界处的河湟流域,如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及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和乐都县等地,全省其他地区也有零星分布。虽然土族人口分布在全省各地,但是人口数量及其稀少。[1]
  土族妇女和儿童群体越占土族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在当下以及未来几年的卫生工作中,基层妇幼保健院的功能从以往单一的诊疗功能渐渐发展至集诊疗、保健以及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功能管理模式。
  土族妇幼保健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土族妇幼保健档案管理是土族人口工作的重点之一。妇幼健康档案管理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妇女保健档案管理,二是儿童保健档案管理,均由各级妇幼保健院进行负责归档。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妇幼保健档案管理工作是不必要的,这些人对妇幼保健档案工作缺乏一种自主性,这就使得妇幼保健档案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障碍。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更加有效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生,妇幼档案管理的形式以及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医学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