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4版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名村级后备力量得到充电蓄能,提高了履职本领和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能力。
  三是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走出康庄“共富路”。272个行政村全部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全面实现村党组织书记兼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深化农村“三资”整治,建立村集体“三资”管理长效机制,累计收回拖欠村组集体土地承包款115万元,规范土地发包合同1563份,收回村组集体土地2444亩。联合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制定《大荔县村级集体经济三年清零壮大行动规划方案》,重点发展38个集体经济扶持村,逐村制定实施方案,辐射带动全县其他村发展。聚焦冬枣、黄花菜、山药等优势产业,建成“村党组织+”扶贫产业园146个,打造了安仁镇小坡村、韦林镇仓东村等100个集体经济示范村,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四是基层保障得到夯实,建设美丽“新家园”。先后投入1200万元对272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提升,着力将其打造成理论学习“充电站”、基层民主“议事厅”、致富增收“信息港”。紧扣“推进党建伟大工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题,按照“一镇一示范、一村一特色”思路,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添设施、优环境,创新党建载体,着力发挥基层党建在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中的引领作用,突出“教育党员、服务群众、展示工作、自我监督”四大功能,建成17个党建广场、党建公园和党建综合体,促进了农村党建上档升级。
  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是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示范达标创建中,面上提要求多,点上统筹指导不够,创建力度不大,目前,全县仅有6个省级标准化示范村、占2.2%,15个市级标准化示范村、占5.5%,125个县级标准化示范村、占45.9%,省级和市级标准化示范村占比低,发挥现有标准化示范村的带动作用不充分。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中,镇村党组织更多地注重改善硬件和村上的基础设施,对建强村党组织班子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力不准、用力不足,相对偏弱的村基础较差,过多依靠包联部门解决资金问题,在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在推动乡村振兴上办法不多,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是村级集体经济依然薄弱。尽管县委制定了《大荔县村级集体经济三年清零壮大行动规划方案》,发展产业带动、筑巢引凤、资源唤醒、要素入股、服务创收、文化旅游、村村联建“七种模式”,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但是村级集体经济资源缺乏,土地大部分完全承包到户,村集体可利用的资源资产少,绝大多数村所属的林地、荒地、机动地等村级集体资源资产已拆分殆尽或发包出租,导致村级党组织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等靠要”思想,只是有一些初步设想,缺乏具体的谋划和措施,没有付诸实际行动。换届后,初次担任“一肩挑”干部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业务政策还不够熟悉,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能力培养还有差距,虽然各镇(街道)依托当地资源对新任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培训,但县级还未进行专题培训,村干部在结合实际发展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的能力水平较弱,仍需时间进行实践锻炼、岗位历练等。
  三是推动乡村振兴资金仍然短缺。目前全县“一肩挑”干部补贴标准为3000元/月,其他村干部(监委会主任、报账员、妇联主席等)为1500元/月,基层工作较多,任务繁重,压力较大,村干部待遇补贴普遍偏低,特别在乡村振兴一线担当作为的激励保障仍需加强。村级办公经费按照“3000人以下的每年20000元、3000人及以上的每年25000元”的标准执行,每村党建经费5000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物价不断上涨,大多数村自身运转捉襟见肘、资金缺口较大,特别在推动乡村振兴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中,都需要资金扶持,但目前全县行政村数较多,下拨的资金有限;加之部分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差,自身无积累,没有启动资金,大部分村只能等待观望,望洋兴叹。
  对策建议
  1、筑牢支部战斗堡垒
  建议将“村级党组织领导力不强、管理混乱;党员带富领富作用发挥不够;信访矛盾突出;集体经济薄弱;宗族宗教和黑恶势力干扰渗透”五种类型作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对象,进一步深化县镇村三级包联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机制,加强制度管理,提高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质量。同时,每年评选表彰一批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组织书记、优秀第一书记、优秀党务工作者,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就近学、照着干,推动农村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提升,加速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2、狠抓村干部队伍建设
  全面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库,按照每村不少于2名择优选拔和重点培养村级后备力量,并实行动态滚动管理,优胜劣汰。注重青年党员培养,每届村(社区)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