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领域,具体内容可以是历史的,也可是当下和未来的,既可以是民族和国家层面的,也可以是民间和个人层面的。[5]然而,当前大学生对“中国故事”内涵了解不足,多数受访学生简单地认为中国故事即中国文化,对中国当前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领域的中国方案和行动也语焉不详;而在中国文化方面,多数学生的理解比较肤浅,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认为中国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1]
(二)用英语表述中国故事能力不足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外语是全球化时代讲述中国故事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因此,要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良好的外语表达能力不可或缺。当前,高校外语教学不仅面向外语专业学生,也面向非语言专业学生,其中又以英语教学为主。然而,当前高校的英语教学重基础轻应用,考核偏重语言基础知识而忽视语言应用能力,因此学生也将更多精力投入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而忽略了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6]从而导致多数学生难以用英语完整表述中国故事。总体而言,当前大学生多数能用英语进行基本的言语表达,但难以用英语完整讲述一个故事发展的过程及其反映的文化和价值观等信息。
(三)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欠缺
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文化的差异使得这种传播变得更加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批示指明,讲述“中国故事”需要具备跨文化视角和意识,用说话者导向进行跨文化传播。[7]当前大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受语言表述影响,普遍表现出缺乏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讲述观点时,多数呈现出聆听者导向,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重重,有时甚至不能进行正常交际。
综上所述,从信息传播的三要素角度看,当前大学生在跨文化传播“中国故事”过程中,在信源方面存在用英语表述故事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讯息方面存在故事匮乏且理解不深的问题,在信宿方面存在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欠缺的问题。故而,欲提高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需从上述三方面着手解决。
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能力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发现中国故事的能力
中国故事内涵丰富,在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均存在大量的中国故事,而学生欠缺的是发现中国故事的能力。因此,培养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能力,首先要培养其发现中国故事的能力,让他们在跨文化交际时能做到“有故事可讲”。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接触和积累,并与时俱进地实时了解和深入学习各领域最新的“中国故事”,才可能做到“心中有故事”。
一方面,各学科应建设一批包含“中国故事”在内的适用教材,教材内容与案例的编排应与中国文化、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理念、中国经验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触和汲取中国故事。另一方面,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影响深远。所以,教师应拓展自己的知识宽度,深度挖掘课程内容相关的历史文化、国家策略、优秀人物等中国故事,恰当地嵌入课堂教学过程,以鲜活的案例向学生展示如何发现本课程相关的中国故事。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中,可增加中西文化对比,凸显中国文化优越性的部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8]比如在讲到西方殖民历史时,可引入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之比较,向学生展现中国理念之优越;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中,例如《高等数学》课上,在讲解定积分概念时,可引入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首创的割圆术,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形象地展示割圆术所蕴含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无所失矣”的数学思想,[9]这与定积分方法的“以直代曲”和“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是一致的,但却比其早一千四百年;学科专业课程中,例如《机械原理》课上,讲解齿轮、凸轮机构相关内容时,可引入中国古代记里鼓车和司南车的案例,以及天安门广场国旗杆如何从最初的22.5米到现在32.6米的故事,向学生展现中国智慧的魅力,让学生在叹服先人智慧的同时,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培养学生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能力
当前,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仅限于英语课堂,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班级人数众多,课堂口语情景缺乏真实性,学生很难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口语练习,从而导致绝大多数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偏低,很难用英语完整地表述故事。再加上不能对一些专业术语进行准确的翻译,从而导致学生在讲述中国故事时难以清晰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语言学习包括输入、吸收和输出三个环节,其中,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关键。[10]因此,如果在语言输入过程中增加“中国故事”及其英语表达的输入量,无疑将提升学生在输出“中国故事”时的准确度。首先,教材是大学生英语习得最主要的输入渠道,因此选用包含丰富
(二)用英语表述中国故事能力不足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外语是全球化时代讲述中国故事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因此,要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良好的外语表达能力不可或缺。当前,高校外语教学不仅面向外语专业学生,也面向非语言专业学生,其中又以英语教学为主。然而,当前高校的英语教学重基础轻应用,考核偏重语言基础知识而忽视语言应用能力,因此学生也将更多精力投入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而忽略了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6]从而导致多数学生难以用英语完整表述中国故事。总体而言,当前大学生多数能用英语进行基本的言语表达,但难以用英语完整讲述一个故事发展的过程及其反映的文化和价值观等信息。
(三)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欠缺
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文化的差异使得这种传播变得更加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批示指明,讲述“中国故事”需要具备跨文化视角和意识,用说话者导向进行跨文化传播。[7]当前大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受语言表述影响,普遍表现出缺乏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讲述观点时,多数呈现出聆听者导向,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重重,有时甚至不能进行正常交际。
综上所述,从信息传播的三要素角度看,当前大学生在跨文化传播“中国故事”过程中,在信源方面存在用英语表述故事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讯息方面存在故事匮乏且理解不深的问题,在信宿方面存在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欠缺的问题。故而,欲提高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需从上述三方面着手解决。
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能力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发现中国故事的能力
中国故事内涵丰富,在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均存在大量的中国故事,而学生欠缺的是发现中国故事的能力。因此,培养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能力,首先要培养其发现中国故事的能力,让他们在跨文化交际时能做到“有故事可讲”。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接触和积累,并与时俱进地实时了解和深入学习各领域最新的“中国故事”,才可能做到“心中有故事”。
一方面,各学科应建设一批包含“中国故事”在内的适用教材,教材内容与案例的编排应与中国文化、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理念、中国经验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触和汲取中国故事。另一方面,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影响深远。所以,教师应拓展自己的知识宽度,深度挖掘课程内容相关的历史文化、国家策略、优秀人物等中国故事,恰当地嵌入课堂教学过程,以鲜活的案例向学生展示如何发现本课程相关的中国故事。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中,可增加中西文化对比,凸显中国文化优越性的部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8]比如在讲到西方殖民历史时,可引入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之比较,向学生展现中国理念之优越;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中,例如《高等数学》课上,在讲解定积分概念时,可引入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首创的割圆术,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形象地展示割圆术所蕴含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无所失矣”的数学思想,[9]这与定积分方法的“以直代曲”和“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是一致的,但却比其早一千四百年;学科专业课程中,例如《机械原理》课上,讲解齿轮、凸轮机构相关内容时,可引入中国古代记里鼓车和司南车的案例,以及天安门广场国旗杆如何从最初的22.5米到现在32.6米的故事,向学生展现中国智慧的魅力,让学生在叹服先人智慧的同时,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培养学生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能力
当前,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仅限于英语课堂,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班级人数众多,课堂口语情景缺乏真实性,学生很难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口语练习,从而导致绝大多数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偏低,很难用英语完整地表述故事。再加上不能对一些专业术语进行准确的翻译,从而导致学生在讲述中国故事时难以清晰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语言学习包括输入、吸收和输出三个环节,其中,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关键。[10]因此,如果在语言输入过程中增加“中国故事”及其英语表达的输入量,无疑将提升学生在输出“中国故事”时的准确度。首先,教材是大学生英语习得最主要的输入渠道,因此选用包含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