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97版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审美观教育的价值意蕴、核心内容及实践路径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融入自然才能责由心生,行由责起,真正与自然和谐共生,投入到建设现代化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

践即活动的方面,把自然纳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认识自然界的独特方法论视角,找到了理解自然、人与社会整体关系的逻辑起点,体现了具有“系统-整体”论内涵的生态哲学思想。马克思唯物实践观的确立,从理论方面为生态审美观的形成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为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审美观教育首要的是对其进行唯物实践观教育。大学生进行唯物实践观教育注重原理认知、情感态度及行为习惯的有机统一,引导大学生在掌握马克思唯物实践观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生成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意识及在现实的实践生活中体现爱护自然、亲和自然的行为,从而创造生态美的世界。
  (二)以生态和谐为美的审美观教育为核心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重建”“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同一”“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等观点体现了丰富的生态审美观。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社会所具有的“关系论”“生成性”“整体性”“圆融性”及“审美性”,体现了一种人、自然、社会整体系统和谐圆融美的生态审美观。马克思生态审美观“绝非是一般艺术学意义或在形式审美方面的理论判断和界定,也不是囿于个体审美的狭义表达,而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文化发展所做出的深层生态学思索,是在恢宏历史洞察和深邃哲学思考基础上所体现的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4]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生态审美观,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感性,使其拥有能感受音乐美的耳朵和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以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看待生活中的生态整体美;也要促进大学生对生态系统和谐、有序、共生的认识,使其认识和感悟生态系统的整体和谐有序的美,并以情感的方式融入自然。
  (三)以追求诗意栖居生存状态教育为目标
  诗意栖居是海德格尔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技术栖居,提出“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的生存理想。马克思深恶痛斥资本主义社会致使“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5]资本主义社会无论是穷人还是资本家,他们的审美感性被摧残,当他们面对美时是没有感觉的。马克思进一步提出到共产主义社会扬弃异化,复归感性,改善人的生存状态,获得人性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也即是人的诗意栖居的生存状态,一方面人与自然环境和谐,人们像爱护眼睛一种守护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人的精神自由、感性丰盈,人的本真性、全面性绽放彰显诗意的状态,人们追求一种极简生活方式所带来的精神的富足和自由。任何人可以由兴趣选择自己的工作,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发挥潜能。进行生态审美观教育的目标是教育青年学生学会审美的生存,学会追求诗意栖居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使自身回归自然、拥抱自然,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同时在生活上简约适度,量入为出,在极简的物质中感悟心灵的自足。
  大学生生态审美观教育的现实路径
  (一)生态审美观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审美素质“双重锻造”
  教育的显现过程是一个灵魂滋养和温润另外一个灵魂的过程。大学生正处在审美观塑造的关键期,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导性,既涵养德行、又濡养审美素养,锻造能力,以美之涵养滋润学生的灵魂。同时,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彰显教学的生命力和美感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正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培养其审美感性,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为时代滋育审美生存新人。
  首先,教师内修外达,要以美之修养滋育美之灵魂。一方面,陶养情操,濡养感性。费尔巴哈说,“如果你对音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感情,那么你听到最美的音乐,也只是像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过的水一样。”[6]教师的生态审美感知力决定着主体生态审美修养的发展程度,也影响学生生态审美素养的发展和提升。教师在生态审美鉴赏体验中通过与对象的情感联系,体会和领悟与对象融合的美,丰富自身对生态的观察力、想象力,提升生态美的鉴赏力和判断力。另一方面,以内在审美素养滋养另一个“完整人格”。思政课教师要以自身的审美素养为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大学生生态审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