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98版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审美观教育的价值意蕴、核心内容及实践路径
值观的养成就是教师帮助学生扣好的第一粒扣子,而如何去滋养学生的美感,引导学生的审美取向,决定着教师的美育教育教学水平。生态美育教育水平与教师审美理论知识的积淀及生态美的艺术的展现相关,而教师生态审美素养通过教学的艺术得以呈现,并通过教育教学工作得以进一步提升。
  其次,正视学生审美需要,培育感性。人的需要的永恒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持久性。人天生具有一种对自然亲和热爱并由此获得美好生存的愿望。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看作具体的、自身完整的、独立的人,从完整的人的视域看待学生内在的本性需求,正视学生的需求,并激发学生内在具有的亲和、热爱自然的本性和愿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自然感性。所谓自然感性是对自然超功利的态度,对自然的温情与敬畏;与自然建立的原初的联结;对自然的亲和热爱的情感。培育学生的自然感性意味着培养学生对自然天生的热爱的情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敬意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建立一种情感的联系。教师通过情景教学为学生创造自然的体验,使学生在对自然的美的意境中体悟自然的生命活性,培养学生的自然感性,保障感性的丰富性和灵动性。更要引导学生的审美取向。当今社会审美越来越多元化,大学生的审美取向不仅直接关涉到自己的审美标准及审美兴趣,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审美发展趋势。帮助大学生加强内在的涵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功能的彰显。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的审美知识的融入、审美理念灌注及教学环境的审美创设帮助大学生树立生态审美观。
  (二)生态审美观教育需要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双向激越”
  马克思生态审美观是大学生生态审美观教育的根本理论依据,主渠道思政课是生态审美观教育的重要途径,而实践教学中的美感体验也是塑造其生态审美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因此,开展大学生生态审美观教育,应以马克思生态审美观作为理论指导,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的同时,增强实践体悟,实现“双向激越”。
  首先,思政课教学中凸显生态审美教育。一方面,目标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目标的设定决定着思政课要为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如何培养人取决于教学过程中具体、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因此,思政课要将大学生生态审美观的教育作为思政课教学的目标。目标的设定重在强调培育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倾情热爱,且日常生活中自觉美化环境的时代新人。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审美认知实际水平,因势利导,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从传统单一的理论说服和课堂教学向面向未来的审美化教学转变,在教学中逐步提升学生生态美鉴赏力。另一方面,思想性与美感性相结合。思政课教学中的生态审美教育是通过生态审美观的教育,引导学生从生态理念的树立,匡正时弊,进行生态审美,渐次抵达审美人生的高度。教学过程中以马克思唯物实践观、生态审美观作为教育重要内容,教学由理论到情感,由理性抽象到感性直观,由深文奥义到清晰易懂,体现思想性和美感性相融合。如在教学中观看一部生态内容的电影、欣赏一首富有生态美韵的诗歌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真理的魅力、道德的崇高、艺术的唯美,让学生沉静在生态美的情景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愉悦学生的身心。
  其次,实践活动中的生态审美体悟。生态审美体悟是在与对象构筑的主体间性关系中,主体用无感融入对象,从而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思政课实践活动中的生态审美体悟,是借助生态之景,丰富学生的灵魂,促使学生“反思人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探究生活的真谛与感悟,进而在能动性的催进中,不断改变自身的生存状态与空间。”[7]生态审美实践体验的目的主要是从自然美景和社会胜景中唤醒内在的本真情感,重拾已渐行渐远的直觉——那种与原初的自然力量共生的精神秉赋。一是在自然美景中,融入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融入自然才能责由心生,行由责起,真正与自然和谐共生,投入到建设现代化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融入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教育学生以一种谦逊的态度去亲近自然,理解自然,敬重自然,探寻生命的真谛,朝向人类共同精神家园——人的本真回归。二是在社会胜景中,关怀他人。“人们在不同程度上超越了世俗的、实用的、功利的关系,从而浑然往我,快乐,陶醉,充满自由感和快乐感。”[8]从社会美维度切入,使师生真切感受人生的生态特性,遵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的原则,突显审美性。教会学生在社会关系中,乐善好施,以善意帮扶他人,升华人性中最美好的品质,建构一个丰富的、深刻的精神世界。
  (三)生态审美观教育需要主体间性关系与环境审美“共同构筑”
  生态审美观的塑造和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师生关系是影响生态审美观养成的重要因素,而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态度无不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此,生态审美观教育需要教学过程中师生主体间性关系的构筑提供情感滋养,环境美以稳定的影响方式陶冶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