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4版
创新港的探索与实践
任公司执行董事,4个月实现成果产品化。
  推动协同发展,增强生态互动、 区域联动牵引力
  创新港作为秦创原的萌发地和总窗口,以协同理念优环境、强承载,在不断做强自身硬实力中提升辐射带动力、支撑秦创原增强综合竞争力。
  (一)以“投行思维”抓科技金融
  成立资本大市场,设立25支、总规模112亿元的秦创原科创系列基金,组建129人“科技金融顾问”队伍,发行89款定制化金融产品,开展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资本运作,为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特别是,设立专注于投资高校院所种子项目的春种基金,针对初期转化难,明确“知识产权所有权人授权成果完成人以自主实施的方式许可使用知识产权,春种基金即可出资”,将政府投资周期提前到种子轮、让政府资金直接进入科技成果转化最早期;针对政府基金投资评估难、流程长,在第一次转化时,简化项目评估、直接统一估值1000万,并将传统3-6个月的投资周期压缩到1个月;针对赋能需求多样化,推进优质种子项目上线“科融通”平台,加入“c起创”“青禾计划”,补足种子项目在产业资源、运营管理及融资方面的短板。截至目前,春种基金已为217家公司拨付投资款近2亿元,推动新设472家科技型企业、171家纳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库。政府领投带动社会跟投,春种基金投资的3个项目已完成二轮融资,投入300万元带动社会资本跟投1400万元、项目估值扩大7倍,示范效应、放大作用明显。
  案例10:西安交大赵玉清团队的埃恩束能碳基项目,主打产品是国内首台完全知识产权、唯一能够制备ta-C薄膜的镀膜设备,从2000年初代机面世后在实验室“躺”了近20年,春种基金对其“顶格”注资100万元,又帮助其获得二轮跟投1000万元,项目估值7个月增长8倍,目前正第三轮融资、预计估值2个亿。
  (二)以“特色园区”促就地转化
  在西咸新区全域,按照“一个头部链主企业构建一个科创载体”方式,点上规划布局93个、总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的“三器”载体,为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提供优质空间载体,已建成西部云谷、科统基地、金湾科创区等载体平台,累计投用面积1050万平方米;突出差异定位、错位互补原则,面上统筹建设近100平方公里的十大特色园区,实施园区体制机制创新等六大计划,创新“园区+公司”管理模式,形成“特色园区承载+重点产业集聚”的发展格局,以新区七分之一的面积集聚了近三分之一的五上企业和三分之一的年度重点项目。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带来的结构性、趋势性变化加快显现。两年多来,总窗口高新技术企业由145家增至123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由750家增至2535家、技术合同交易额由80亿元增至135亿元。今年上半年,西咸新区工业投资增长20.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8.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6%、市场主体增长30.8%,“五上”企业新增270家、总数位列全市第一。
  (三)以“窗口效应”强辐射引领
  有力推动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以创新港为龙头,向东串联沣西、沣东、高新、航天等板块打造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向北跨渭河引领打造先进制造产业带并带动了咸阳秦都区、高新区和兴平市发展,有力促进了“两市一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协同共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已成为西安-咸阳一体化的科技纽带、标志项目、样板区域。有力带动“三秦联动”发展,探索“飞地创新、离岸孵化、回迁发展”,在一个地市建立一个离岸孵化器、设立一支基金、组建一个团队,孵化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成长期后迁回地市发展,已与8个地市共建科创合作平台,在市县建立成果转移机构17家,挖掘技术需求1193项,推广科技成果1728项,成为推动关中、陕北、陕南“三秦联动”的有力抓手。比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