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倡议书》为例谈基于项目式的综合化教学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面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综合化教学的研究”(立项号:SGH20Y0178)
要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科实践,基于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推进综合学习,探索大单元教学,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经过实践证明,综合化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知识上的进步,更能提升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也很好锻炼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树立综合化学习教育理念来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要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科实践,基于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出,要推进综合学习,探索大单元教学,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
那么,到底如何以项目式学习来设立驱动问题建立学生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下面,就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学写《倡议书》为例,谈谈基于项目式综合化教学的设计要素。
把握单元概要,明确学习目的
以综合化教学为基础的项目式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学科知识和解决真实的问题和任务中建立起来的、有机联系的、综合应用的课程,它是围绕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在对目前使用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单元进行结构性改变,实现国家课程中的学科知识项目式转化,将原本孤立、分散的知识点整合在一个面向真实生活问题的项目中,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教材与项目式学习的有机融合,建立学科间联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倡议书》出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以“保护环境”为人文主题,编排了4篇课文:《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以及“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一篇习作“学写倡议书”和“语文园地”。本单元以“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为学科核心要素,旨在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使“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为此,教师在进行项目重构时,首先要对知识的前后联系做梳理(见图1)。
通过以上的梳理,就有了准确的单元学习目标,那么如何更好地达到这些目标,我们可以借助项目式综合化教学方式来实现。
产生驱动问题,引发学习兴趣
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对于我们熟知的事物,不会引发大脑思考。只有遇上不可预知,或不明确的情境,引发思考、产生问题、进行探究,从而发生观念和行为上的改变,[1]我们称之为学习。在项目式课程重构的过程中,设置真实的学习情境,设计良好的驱动性问题是重构及引发学习非常重要的环节。设置驱动性问题就要遵循以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以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以学生兴趣情感为切入点、以单元主题为切入点,与学科知识整合、应用领域等紧密结合。本单元在设计过程中,由一则交警发布单双号限行的公告展开讨论,引发学生头脑风暴:一到冬天,我们面临的环境大敌是什么?——雾霾!它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受
要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科实践,基于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推进综合学习,探索大单元教学,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经过实践证明,综合化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知识上的进步,更能提升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也很好锻炼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树立综合化学习教育理念来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要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科实践,基于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出,要推进综合学习,探索大单元教学,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
那么,到底如何以项目式学习来设立驱动问题建立学生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下面,就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学写《倡议书》为例,谈谈基于项目式综合化教学的设计要素。
把握单元概要,明确学习目的
以综合化教学为基础的项目式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学科知识和解决真实的问题和任务中建立起来的、有机联系的、综合应用的课程,它是围绕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在对目前使用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单元进行结构性改变,实现国家课程中的学科知识项目式转化,将原本孤立、分散的知识点整合在一个面向真实生活问题的项目中,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教材与项目式学习的有机融合,建立学科间联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倡议书》出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以“保护环境”为人文主题,编排了4篇课文:《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以及“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一篇习作“学写倡议书”和“语文园地”。本单元以“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为学科核心要素,旨在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使“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为此,教师在进行项目重构时,首先要对知识的前后联系做梳理(见图1)。
通过以上的梳理,就有了准确的单元学习目标,那么如何更好地达到这些目标,我们可以借助项目式综合化教学方式来实现。
产生驱动问题,引发学习兴趣
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对于我们熟知的事物,不会引发大脑思考。只有遇上不可预知,或不明确的情境,引发思考、产生问题、进行探究,从而发生观念和行为上的改变,[1]我们称之为学习。在项目式课程重构的过程中,设置真实的学习情境,设计良好的驱动性问题是重构及引发学习非常重要的环节。设置驱动性问题就要遵循以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以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以学生兴趣情感为切入点、以单元主题为切入点,与学科知识整合、应用领域等紧密结合。本单元在设计过程中,由一则交警发布单双号限行的公告展开讨论,引发学生头脑风暴:一到冬天,我们面临的环境大敌是什么?——雾霾!它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