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4版
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肃省平凉市安口镇移风易俗问题研究
公墓,积极取缔土葬,力求节俭,推进殡葬易俗。并且倡导树立婚育新风,推进婚俗改革,凡是按要求举办婚礼的新人,朱家坡村两委提供相应的物质与精神奖励。但是据调查,朱家坡村拥有“家风”的家庭、家族屈指可数,许多农村家庭像是一盘散沙,更有甚者把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当成所谓的“家风”并引以为傲,拥有优秀“家风”的家庭寥寥无几,村两委也没有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整改方案。乡规民约建设也没有产生有效的作用,“家风”建设更是没有任何措施,十分滞后。
  推进甘肃省安口镇乡风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经济、充分践行国家政策
  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关键。农村的经济发展起来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才会随之进步,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互相作用、互相推动,乡村振兴、文化振兴、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才会进行的越来越好。应加大城乡经济统筹,资源适当向西北、农村等欠发达地区适当倾斜。[8]安口镇也可依托于安口窑的建设、朱家坡村的高原夏菜等产业大力发展、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这样既可发展当地经济,又可赡养老人、抚养子女,改善当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现象。
  (二)提升农民素质、重视子女教育
  要改善陋习,教育是根本。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更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提升农民素质迫在眉睫。应广开教育渠道,提升村民的家国意识,让其明确自己作为公民、村民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主动参与到政治过程中来,关心集体、关心他人。此外还应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让其掌握先进的种植生产技术等,成为新时代职业农民。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安口镇仅有一所小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大部分学生上学需要乘车到20余公里外的华亭市,大多安口镇学生需要在学校寄宿,家庭教育缺失,学习成绩全凭学生自己的努力与自制。在当地学校也有“寄宿生学习往往不如走读生的好”的说法,而且部分孩子严重缺乏家庭关爱,“叛逆现象”“问题少年”层出不穷。为此,应统筹城乡教育发展,[9]引导家长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之中来,教育主管部门更需积极作为,论证、听取民众声音,切实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三)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乡村文化活动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在“固”根本,“立”载体,“强”抓手上下功夫。“固”根本必须发挥基层党委、政府的作用。在“立”载体宣传引导方面,必须立足地方文化,将改进不良习俗与本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以提高村民的“认同感”,让群众认同移风易俗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对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结合“村情”,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我国优秀传统节日为根本,以“书画”“歌曲”“节目”“曲子戏”等文化形式为抓手,推动文明理念、先进观念,传播新风尚。“强”抓手要推动先进文化进村落,先进观念入人心,有效推动安口镇改进不良习俗。可以通过修建乡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丰富广大农民的业余生活,也可举办模范颁奖活动宣扬优秀传统。
  (四)党建引领、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党组织应出面建章立制,党员干部“以身作则”,让村民、群众有尝试的底气、抵制不良习俗的信心和树立文明新风的决心,党员带头签订婚嫁新风、孝悌家风、文明乡风承诺书。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移风易俗专项行动相关要求,先从自身做起,要求家庭成员、身边的亲戚朋友抛开世俗,带头对“天价彩礼、厚葬薄养、攀比成风、封建迷信”等不良世俗说“不”,切实为群众树立榜样和标杆,积极发挥党员的“头雁”作用。同时,加强对村级党组织及党员的监督管理,让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在乡风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行动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结 语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重点,而乡风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活动是文化振兴的保障。本研究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的基础上对甘肃省平凉市安口镇存在的陋习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地仍有天价彩礼、封建迷信,攀比成风、厚葬薄养的情况,分析出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经济发展落后、地理位置偏僻,先进观念难以深入人心,受临近省市影响较大,乡规民约、家风建设落后,进而提出大力发展经济、充分践行国家政策,提升农民素质、重视子女教育,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乡村文化活动,党建引领、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等对策,为建设美丽新农村而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载《乡村振兴》,2022(04):8-15页。
  [2]杨旭东:《新时期农村移风易俗的历史观照与现实思考》,载《中州学刊》,2019(11):78-84页。
  [3]雷芳:《民族地区治理高价彩礼助推移风易俗的探索实践——基于G省Z自治县的调研分析》,载《哈尔滨学院学报》,2022,43(05):51-54页。
  [4]张秋柏、陈浩然:《面子思想下的农村人情交换与乡风文明建设》,载《现代商业》,2018(25):160-161页。
  [5]丁玲、张宏伟:《乡村文化振兴中的移风易俗:目标、困境和对策》,载《老区建设》,2022(09):24-31页。
  [6]闫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以平凉市崆峒区为例》,载《甘肃农业》,2022(12):78-81页。
  [7][8]赵增彦:《当前经济欠发达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载《前沿》,2010(13):116-120页。
  [9]刘本锋:《试析乡风文明建设的“瓶颈”》,载《求实》,2006(12):103-105页。
  作者简介
  刘星彤 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孔建兴 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21届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