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7版
县级融媒体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实践及提升路径
实际情况,使信息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贴近生活就是要通过更加生动的案例、更加贴近生活的议题、更加朴素的话语方式,以及互动性强的传播形式,来激发受众的共鸣。贴近群众就是要立足民生角度、百姓视角,在内容上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在传播方式上提高覆盖面、互动性和参与度,让民众成为意识形态传播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二是融合全媒体渠道,响应用户需求。全媒体时代到来,为县级融媒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融合全媒体建设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整合,更是内容、渠道、用户三者之间的深度融合。要通过全媒体平台,实现内容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确保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在开拓和创新交互方式,通过移动端应用、社交媒体、互动平台等多种渠道,实现与用户的实时互动,快速响应用户需求,进而通过倾听民声、关注民意,将用户的实际需求和问题反馈融入到意识形态的传播内容中,将使之更加符合用户期待,更能触及用户的心灵。
  三是突出服务属性,增强用户粘度。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用户的信息消费行为和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县级融媒体要发挥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功能,要适应移动优先、人需优先、场景适配、价值匹配的传播诉求,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建立起积极贴近用户的全新连接方式、积极响应需求的用户服务模式、满意度可用性持续增强的媒体可及性,从用户需求出发,提供贴心、及时、有价值的信息服务。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用户行为分析,精细化管理用户关系,为不同用户群体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以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满足用户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与用户的情感联结,从而提升用户粘性。
  (四)以文化为基底增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感染力
  文化以其所具有的强大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是传递和承载意识形态的天然载体和媒介,突出主流文化传播的主动权、主导权和传播力、引导力也是把握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方面。应深入分析主流意识形态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以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来包装和传播意识形态,使之更加贴近民众的生活实际和文化。
  一是深入挖掘主流文化中的意识形态传播价值。作为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县级融媒体要在对历史尊重、对传统继承、对家国热爱以及对未来探索中,挖掘具有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文化素材和独特表达。发掘和弘扬这些文化和表达“富矿”中的核心价值,如家国情怀、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等,使其在现代社会特别是网络空间中焕发新的生命力,不仅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也有助于传播主流意识形态。
  二是有效利用网络流行文化和亚文化中的生动表达。网络流行文化和亚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形态,其语言形式不仅反映了当前社会的文化趋势、群众心理和特定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且由于其简洁、幽默、易传播的特性,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获得广泛传播,其符号、概念和观点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合理利用这些生动表达和丰富元素,能有效提升传播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公众意见,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度。要深入研究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机制、传播规律和社会影响,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流行语来传播主流意识形态。
  三是重点突出融合地域性与故事性的传播策略。县级融媒体在县域范围内的独特传播优势体现在其地理区位和文化禀赋上的亲近性,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要充分利用这种独特的传播优势,突出本地化、在地性,使之更加贴近群众的生活实际,更加契合大众的文化认同心理。通过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地方历史的生动讲述,可以提高信息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同时增强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讲述身边人的故事、推广地方文化特色等方式,能够使意识形态传播生动化、具体化。
  参考文献
  [1]黄坤明:《以党内法规建设新成效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开创新局面》,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10):11-13页。
  [2]曹征海:《一定要增强阵地意识》,载《人民日报》,2013-11-09(007)。
  [3]习近平:《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的讲话》,载《求是》,2015(17):3-4页。
  [4]《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载《人民日报》,2024-02-22(001)。
  [5]王晓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载《人民日报》,2021-12-08(009)。
  [6]闻言:《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学习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载《人民日报》,2021-01-04(006)。
  作者简介
  张济才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硕士研究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人事处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化媒体与国家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