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00版
遵义会议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专题的内涵、意义和实践
    毛泽东同志为遵义会议会址题字

    参加遵义会议人员

赖共产国际,而是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此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下,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从此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
  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1]其关键就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独立自主,坚持民主和团结,坚定理想与信念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把握自己的命运,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局面。其现实意义就在于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追求真理,勇于修正错误,敢于自我革命,勇于自我净化,敢于主动求变,勇于科学应变,敢于咬定目标,勇于拼搏奋斗的伟大精神和气概,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准确把握遵义会议精神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融合意义
  遵义会议精神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它是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伟大革命精神之一,是红色文化的重要来源,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将遵义会议及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由其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决定的,也是每一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使命。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仔细研究党史的重要时代内涵,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教学平台,运用好遵义会议精神等红色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好红色血脉。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课,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该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每个专题都可以融入相关党史资源进行教学解读。遵义会议精神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其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融入时要立足价值引领,充分把握各个教学专题的重点,找准契合点融入遵义会议精神等红色文化,积极引导学生重温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并深刻领悟红色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好地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进一步丰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形式和内容。
   遵义会议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专题的实践探索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人生的青春之问”教学专题,重点探讨了人生观,那么怎样过好人生,走好人生之路呢?这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对的人生之问。要弄懂人生,就要正确看待人生的各种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等问题的看法。这一章的重点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人生目的,端正人生态度,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进而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时期也面临着很多人生之问和革命困惑,也亟待解决很多难题,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而是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革命道路,团结一致,奋勇向前,最终取得了长征胜利,走好了人生至关重要的一步,这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要想讲清楚本专题的重难点内容,并深入学习和传承遵义会议精神,有力解答学生面临的人生之问,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人生目标,树立积极人生态度,在服务人民和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必须牢牢把握住以下三个教学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