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8版
云南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现实挑战和突破路径
  3、以提升“四化”为重点健全农业经营体系
  一是提高农业规模集约化经营水平。深入实施经营主体倍增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培育“链主”企业,支持有条件的小农户成长为家庭农场,引导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办企业。
  二是提升农业专业化、组织化程度。提升种植、农机、植保等专业化水平,借鉴“巧媳妇金剪刀”疏果队经验,打造专业化服务品牌。加大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培育扶持力度,示范推广“服务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主体+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等组织模式。
  三是持续强化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龙头企业、农业科技服务公司等各类服务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发展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等服务模式。创新“农资(机、技)+服务”“互联网+服务”“人工智能+服务”等社会化服务新方式,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面,打造社会化服务品牌,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四)以文化赋能拓展农业多样性功能和价值
  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传统村落。赓续农耕文明,推进农业低碳绿色发展。擦靓民族文化品牌,增加民族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1、挖掘农文旅深度融合潜力
  以民族文化资源挖掘、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为抓手,培育一批农文旅融合发展样板。挖掘民族祭祀、服饰、饮食、歌舞、节庆等文旅资源,抢救性、传承性、整体性、生产性和数字化保护传承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擦靓“彝绣”、独龙毯、剑川木雕等一批民族特色产品品牌,增加富含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加强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增强村落“造血”机能。借鉴维西启别、德钦玉杰、永仁直苴、广南坝美、玉龙玉湖等经验做法,培育一批农文旅融合示范点,申建一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建设最美乡愁旅游带。
  2、推动农业低碳绿色发展
  赓续农耕文明,传承多元民族文化观和生态伦理思想,促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保护和开发利用梯田、山地、坝区等丰富多样的农耕文化,推动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哈尼族“生产四季调”、藏族神山崇拜、白族水崇拜等朴素自然观,探索各民族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崇尚自然的田园观,推动森林、水、耕地等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化利用。研究山地民族的轮歇耕作、粮豆间套、粮肥间套等传统实践,总结推广各民族施用农家肥、精耕细作拓土肥田的土地观,助力地力、土壤墒情恢复和病虫害防治,推动农业绿色、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
  3、打造乡土特色“乡村牌”
  聚焦“土特产”发展,抓好“土”资源,彰显“特”优势,做强“产”品牌,做好“土特产”文章,开发乡土特色产品,打造乡土特色“乡村牌”。发展庭院经济、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推进农村电商主体培育、平台建设、数商兴农、产业融合等重点工程,打造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特色产业强镇、精品庄园。
  (五)以体制机制优化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
  强化改革驱动,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农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完善资金、土地、人才、科技等要素支撑的体制机制,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主体性内生动力。
  1、优化联农带农机制
  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健全完善“双绑”机制,使龙头企业绑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发展落到实处。推动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形成稳定可靠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更多分享增收效益。总结推广孟连“334”、蒙自“622”利益分配机制等成功做法和有效经验,鼓励和支持农户、村集体利用土地、资金、经营性资产等要素,深度参与全产业链发展,优化利益联结方式,健全联农带农长效机制,推动企业、农户和村集体各方收益实现合理分配。完善联农带农奖补办法,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就业、生产托管、订单收购、收益分红等途径,对联农带农成效明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奖补。
  2、完善要素支撑机制
  建立健全与高原生态农业强省目标任务相适应的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统筹实施好“头雁”项目,培引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带货主播等到乡村创业兴业。创新土地保障机制,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合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配套设施建设用地需要。积极争取并落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政策。推动耕地“以补定占”落地见效。扎实推进晋宁、维西、宁洱3个县(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工作,适时总结试点经验,为制定全省试点指导意见提供参考。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