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9版
与瓦铺村相识的第一个十年
    组织“知村史、爱家乡”村史学习活动

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良策,刘源分享了自己的做法:“当你关注一件事情的时候,只要在这个方向上持续用力,慢慢地周边就会有力量或者资源聚集而来,到一定时间,前期缺资源、缺对策的事情就会水到渠成,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十三五”易地扶贫帮扶工作中,遇到不理解不配合村里旧房腾退的贫困户,驻村队员姜涛通过多次入户与村民真诚沟通,保证了腾退工作的有序进行,也为后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9年底,姜涛帮扶的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顺利脱贫摘帽。他说:“在陕南,我也有了10个新家。”
  驻扎乡村一线,虽然听起来有点苦,但却能感受到其中的怡然自得和乐山乐水,村民的方言、生活习俗、饮食文化等,这些与关中地区截然不同的陕南独特文化之美,静待每一个来访者用心去发掘和享受。
  润 村
  瓦铺村的村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瓦铺村地处名为寺沟的山道里,寺沟及今日茨沟镇都因这里过去建有48座庙宇而得名。瓦铺村是古时金州(安康)通往长安(西安)的盐丝古道必经之地和军事要地,村内东梁西岭上建有9座山寨,寺沟周边拥有金龙山祖师庙、祖师庙舍利塔、龙王洞石窟、白云寺遗址等多处古迹和不可移动的文物。瓦铺村还是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的重要活动区域,属于革命老区。在省社科院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拥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瓦铺村在文化兴村方面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一)瓦铺村的文化金字招牌
  2016年,经过孙昉与村上干部大量的申报准备与资料整理,瓦铺村通过了市、省初评、复评,最终被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评为“中国景观村落”。令人惊喜的是,瓦铺村当年是西北地区唯一入选的村庄。据评审团专家称,“瓦铺的申报材料就像一部通俗易懂的研究专著,又像一本设计精美的招商宣传册。”之后不久,驻村工作队又促成了瓦铺村金(州)(长)安盐丝古道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列入汉滨区PPP项目库,并成功进行了策划公司招标。
  2018年,瓦铺村入选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这是瓦铺村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高质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表现。
  传统村落是记载中华优秀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2020年,瓦铺村入选陕西省传统村落名录。在这个基础上,2023年3月,经过曹林以及驻村干部实地走访调研,获得更为全面翔实的文字和影像资料,推动瓦铺村成功申报入选第六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并争取到了后续改造项目资金支持。同年10月,在获批资金到位后,瓦铺村第一批宜居农房改造示范点项目启动,改造了137户土坯石板房,保留传统民居的整体架构和风貌,集合厕改、综合整治等项目,对全村传统村落风貌进行了整体性改造提升。
  (二)瓦铺文化传承与发展
  谈到瓦铺村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刘源说,“瓦铺村的村史教育远远不够,当问及当地年轻人村名的来历,大多都不了解、不清楚。瓦铺村的方言、生活习俗、饮食文化等等,极富当地特色,与关中地区截然不同。它的文化发展历程,乡村特色、乡愁传承,如果不好好保护和传承,一旦消逝了,就永远找不回来了。”
  2019年,瓦铺村建成村史馆,成为汉滨区为数不多拥有村史馆的村子。村史馆所在建筑为两层小楼,一层为村卫生室,二层约90平方米的场地用作村史馆。步入村史馆,瓦铺村的历史渊源、航拍村貌风景、农耕文化农具展示、自2014年以来的驻村工作事迹、百岁抗战老兵的红色精神传承墙,以及家风家训展示墙,从各个方面、角度向参观者展示了瓦铺的自然风景、淳朴民风和历史底蕴。同时,驻村队伍还协助瓦铺村完成了“百岁抗战老兵红色家园改造提升方案”编制,瓦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和百岁抗战老兵党性教育基地的筹资改造建设。
  2021年11月,省社科院成立课题组,帮助茨沟镇完成了《茨沟镇“十四五”乡村振兴实施规划》编制,这份规划也成为全省范围公开发布、为数不多的镇级乡村振兴实施规划。
  前期,王宝坤、张敬川等驻村工作队员发挥专业优势,发掘整理了瓦铺村的宗教史、古籍。王宝坤还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