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5版
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赋能乡村振兴研究
  其次,建设传统文化示范村。以特色助推产业兴旺、保护打造宜居环境、治理塑造文明和谐、奋斗创造生活富裕为目标,突出一村一方案,一村一品味,着力创建一批“两创”乡村示范点。围绕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等,探索跨村联建、资源共享等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多渠道吸收借鉴具有典型性的文化遗产经验,以点及面逐步带动不同地区传统文化遗产整体性发展。
  (三)打造特色文化产业
  “两创”赋能乡村振兴,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是抓手。要活用本土特色资源,将农村地区独特的人文精神和乡土情怀融入文化品牌、文旅体验、非遗工坊之中,加大文化要素与产业耦合力度。
  首先,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乡村蕴藏着绚丽多彩的文化资源,如古朴古雅的乡村建筑,独特韵味的服饰、食品、器具、艺术品等,依托多种方式融入市场,把文化资源的精髓转化为独具特色“文化牌”,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品牌的升级。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相结合,打造农耕文化品牌;乡村非农特色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打造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非遗文化品牌;以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打造历史文化品牌、红色文化品牌。
  其次,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乡土文化是本乡本土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发展起来的带有浓郁当地特色的文化,是打造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资源,必须善加利用。”[6]将乡村的农耕活动、自然景观、农业文化遗产、特色民俗村落、文物古建等文化资源纳入乡村旅游系统工程,助推乡村文旅纵深融合。立足特色乡村文化,结合现代科技,创新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把乡土文化创意内容转化为别具一格的农业景观旅游项目。将乡土文化资源与周边田园环境优化结合,合理利用资源,以乡村旅游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催生新业态。打造各类乡村民宿,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消费需求。
  (四)激发数字文化活力
  “两创”赋能乡村振兴,数字文化是“催化剂”。要把握好信息时代的发展契机,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持续创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叙述方式,建立多维立体的传播模式,让乡村振兴焕发文化新光彩。
  首先,推动文化活态传承。科技赋能“两创”将迸发出全新生命力。着力打造乡村数字文化生态,营造沉浸式乡村数字文化场景,更生动、更直接地呈现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乡村居民的参与感和互动性的同时拉近乡村居民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构建数字化信息内容平台,数字化采集和存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动态画作、电影、直播、短视频等传播新形态与AI、VR、AR等新技术相结合激发文化创意“活水”,构建全新的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生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农村活态传承。
  其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公共文化服务是维护、发展、实现乡村居民文化权益的重要基础。一是普及数字文化基础设施,加大公共文化数字内容供给,加快形成全国文化数据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为乡村建设提供更多的数字文化资源。二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实效性,以文化信息服务平台为基础拓宽服务覆盖范围,促进惠民应用落地生根,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同时激发服务乡村的主体性。三是以数字技术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有机融合,探寻弘扬社会主流文化的多元途径,推进公益电影、智慧广电、文化书屋的数字化建设,加速乡村振兴迈向新进程。
  结 语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要塑性,也要铸魂。“两创”赋能乡村振兴,不仅能聚焦多方机遇,还能为农村发展注入强大合力。新时代新征程,要着力挖掘“两创”深厚价值,繁荣更多铸魂工程,绘就更加绚丽美好的乡村画卷。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https://www.gov.cn/xinwen/2020-05/15/content_5511909.htm,2024-6-10。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
  [3]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载《人民日报》,2024-02-04(001)。
  [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6]李凤:《利用乡土文化发展乡村旅游》,载《中国旅游报》,2022-03-10(001)。
  作者简介
  周 蕊 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