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7版
高校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和策略研究
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与时俱进,不仅要保护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还要坚持创新性发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乡村生产、群众生活的社会实践中,有利于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固本培元、守正创新,推动传统文化不断迸发新活力。
  当前中国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困境
  (一)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
  由于经济生活的现代化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普及,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乡村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部分群众出现了“喜新厌旧”的心理,认为“传统”就意味着落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吸引力正在不断减弱,乡村传统文化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
  (二)青壮年人口外流,传统文化传承后继无人
  农村青壮年是农村发展的主力军。据调查统计,目前农村85%以上的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不愿意留在农村发展。这一现象导致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心村”,留守农村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儿童。留在农村发展的青壮年少,尤其是有能力有想法的青壮年更少,导致许多传统技艺和文化传承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也导致农村发展乏力。
  (三)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不足,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由于农民群众知识水平和视野的限制,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或者“敝帚自珍”,未能进行有效挖掘、保护和整体开发利用。再加上由于缺乏政府的整体规划和指导,导致乡村传统文化特色提炼不明显,项目单一,未能形成产业链。而另一些乡村在开发传统文化资源时,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商业味过重,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3]
  高校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
  高校集人才、科技、文化、教育资源于一体,与其他社会主体相比,在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是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在参与乡村振兴中,高校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功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以中国传统文化提振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加强校地协同,建立发展共同体
  地方政府作为属地管理部门,掌握着地方资源的分配权,是乡村振兴的组织和实施的管理机构。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高校在实施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必须充分依托当地政府的力量,建立良好的校地合作关系。通过校地协同,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中国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一是高校与地方政府建立地方产教融合共同体、协同发展中心,促进乡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可由地方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信贷支持和土地支持,整合优化调整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布局,高校则可以提供科技研发服务、教育资源支持和人才智力支持。通过资源和优势整合,对乡村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开发,有利于提炼打造乡村传统文化品牌,形成文化旅游产业。[4]当前,部分高校与地方政府签订校地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就是很好的合作形式。
  二是高校统筹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引企入村,与村委、社会组织、合作社等合作,建立“高校+企业+村委+合作社”“高校+企业+支部+农户”等合作模式,搭建互通互联的合作平台,实现资金、资源、人才的整合,共同开发农村传统文化资源,实现共赢发展。
  (二)开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凝练特色文化品牌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文化研究的机构,对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禀赋情况相对比较熟悉,这就为组织挖掘和开发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一是组织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高校可以组织“专家教授团”“师生田野调查队”“传统文化研究课题组”等团队赴乡村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乡村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等,对乡村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普查和挖掘,包括民俗庆典、古建筑、传统技艺、革命文化等。通过普查,列明乡村传统文化资源清单,对濒危文物、传统技艺等开展抢救性保护,对现存的文物、传统技艺进行预防性保护、创造性开发,让文物活起来。如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对帮扶村天峨县岜暮乡拥里村“筒噔”乐器(一种铜鼓乐器)进行抢救性保护,使“筒噔”重新登上表演舞台,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
  二是要对当地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新性开发。高校要组织人员对乡村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传统文化创意产品,如手工艺品、纪念品等。通过加工、设计和包装,提升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挖掘产品背后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文化情怀。在设计包装上,要鼓励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以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