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2版
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的“山丹样本”研究
讼”乡村社区创建,组织“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常态化运作,推行“邻里之家”定期说事,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工作机制,实现基层自治活力得到释放、德治教化深入人心。融合县乡综治中心、司法力量,组建“薯草法庭”“劳务法庭”“生态法庭”等,深入田间地头、劳务基地、森林草原依法化解燕麦草买卖合同纠纷、劳务合同纠纷、森林草场纠纷等,及时就地解决劳动者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各类协商议事平台商议解决村级大事要事220项、化解矛盾纠纷832起。
  (二)“三官一师”经常眼睛向下,做好“三上门”诉求化解工作
  在8个乡镇123个村12个社区建立“三官一师”包村(社区)驻网格蹲点式调解机制,突出源头说法、纠纷化解、巡回审判、法治宣传核心功能,构建源头预防、中端解纷、末端问效基层社会治理流动平台矩阵,长效化化解不稳定因素。139名“三官一师”深入网格开展“合理诉求上门办、不合理诉求上门劝、咨询建议上门谈”1300余次、调解各类纠纷430件。经常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促膝长谈,听听他们的心里话、牢骚话”,[2]在察实情、解民忧、促发展中真切体悟群众疾苦、直接了解群众诉求、培养与群众深厚感情,不断增进同群众的鱼水深情,架起党群干群的连心桥。
  (三)“接诉即办”做好“命题作文”,提升回应群众诉求能力
  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丹城小管家“码上反映”平台,健全分类处理、精准派单、限时办结、首办负责、审核办结、协同联动、考核评议等制度,实现简单问题“马上办”、一般问题“分级办”、重点问题“派单办”、难点问题“会商办”,确保群众诉求有人管、有回应、能解决。今年以来,共受理群众诉求2249件,办结2217件,办结率98.6%,满意率98.5%。
  (四)“四下基层”摸清社情民意,善解民生痛点治理堵点问题
  全面推进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实践活动,到一线“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到群众身边“心贴心”感受群众疾苦,“实打实”为群众排忧解难,梳理突出问题66个,研究制定整改措施83条,现场调研、现场办公解决工程欠薪、道路改造、水电供应等问题13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县委书记、县长“每月一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县级领导公开接访35场次、召开座谈会8场次,化解信访积案11件,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停车难、未成年人保护、农村养老、教育医疗、抗旱减灾等急难愁盼问题46个,推动“被动治理”向“主动服务”转变。
  (五)“心理服务”疏导干预,培养理性平和社会心态
  将心理服务融入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全过程,建成县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委托第三方社会心理服务组织运营管理,配备专职心理服务咨询师7名,组建志愿服务、专业团队、骨干教师、科普宣讲4支队伍150人,在乡镇、社区、企业、机关、学校等设置心理咨询室,聚焦青少年、学生家长、特殊人员、干部职工、重点信访人员等群体,常态化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咨询讲座等活动,发挥群众情绪“理疗师”、社会矛盾“减压阀”、社会心态“稳压器”作用。持之以恒“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3]
  结 语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4]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实践探索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不断厚植“山丹样本”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的平安沃土,持续耕耘好人民幸福美好的“责任田”,奋力谱写河西走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的红色答卷。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345页。
  [2]《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35页。
  [3]《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0页。
  [4]《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十二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89页。
  作者简介
  龙作联 中共山丹县委党校教授,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张掖历史文化、县域经济社会
  许海乐 中共山丹县委党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
  杨 莉 中共山丹县委党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李 涛 中共山丹县委政法委综治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