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9版
新文科背景下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人才培养探索
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让非遗的外宣翻译具有专业性和挑战性,对外宣翻译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具备扎实的民族文化、经济、历史等多方面综合知识以及较高的翻译实践能力,未接受过针对性训练的普通院校外语专业毕业生难以胜任。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高度重视,指出“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5]2020年教育部全面启动新文科建设,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社会问题日益综合化复杂化,应对新变化、解决复杂问题亟须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推动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6]在提倡中国文化走出去,加强国家话语能力和语言能力的今天,培养精通语言、融通中外文化的同时又兼具行业知识的“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也是顺应时代的需求,更是新时代外语教育的发展方向。
  四川非遗外宣翻译人才培养规格
  为了适应非遗国际化推广的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对培养目标、培养理念、教学模式与人才梯队等关键问题进行提前思考和部署。首先要理清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去培养人。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简称《标准》),提出外语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7]在此背景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简称《指南》)提出,“努力培养具备沟通能力、人文素养、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英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8]非遗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规格需要在《标准》和《指南》的要求上从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方面进行更精准的审视和定位。
  (一)以知识为基础
  具备目标语言、文学和文化等基础知识,了解目标语国家的历史、民俗文化、当代社会的基本情况;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非遗文化知识储备,理解中国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差异,了解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势;掌握外宣翻译基本理论,熟悉非遗相关语言词汇、较熟练地运用口笔译技能与策略;掌握较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二)以能力为核心
  具有良好的汉语以及目标语双语运用能力、外宣翻译能力、跨文化能力和初步的翻译研究能力;具有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翻译工具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终身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善于查证、分析、判断、推理、思考、辨析的能力。
  (三)以素养为关键
  具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政治素养,具备基本学科素养、人文与科学素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道德品质;遵守非遗保护国际条约、遵守非遗国际交流原则、相互尊重和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尊重知识产权、反对种族歧视;具有合作精神以及创新精神。
  四川非遗外宣翻译人才培养路径
  《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强调要“根据各自学科专业特点,结合行业领域特定问题,促进八大学科门类特色发展”。[9]目前“非遗学这个正从多学科的交叉而构成的特色研究领域沿着独立性升级的新兴学科不能指望它像传统的基础学科一样在大学和科研院所设立独立的实体院系”,[10]高校也没有设立关于非遗外宣翻译的专业或学科,因此,对于非遗涉及经济、政治、技术、科学、艺术等诸多学科,跨文理,跨宗教、跨语言、跨文明、跨种族的特点,“新文科”倡导的这种“融合创新”便成为培养能够胜任非遗文化外宣翻译人才的契机。
  (一)找准融合支点
  要践行好这种“融合创新”,首先需要找准非遗文化与外语类学科知识的融合点,充分利用好各学科中的有效资源,建立起一套符合非遗规律与外语类学科特点的独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融合
  第一,非遗与语言基础类课程融合。语言学习是外语专业的根本。以英语专业为例,通过在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写作等基础课程中,适当融入非遗文化元素作为听力、阅读、写作或口语练习,以语言技能培养为依托,增加非遗相关专业知识。
  第二,非遗与翻译类课程融合。在培养学生扎实翻译理论基础的同时,将非遗内容融入翻译类课程,为翻译课堂提供丰富的非遗文化翻译实例,或直接开设“非遗翻译”等特色课程,系统教授非遗外宣翻译策略,加强学生对外宣翻译工作具体内容的理解。
  第三,非遗与文化类课程融合。外宣翻译本身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外宣翻译人才要能够结合不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