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0版
新文科背景下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人才培养探索
    “非遗进校园”启动仪式现场

家的文化民俗合理开展外宣翻译,对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要求都很高。外宣翻译人才培养工作要特别重视不同国家文化理念的融入,注重学生对中国文化与目标语文化之间差异的深刻理解。因此在文化类课程中融合不同国家传统文化或民俗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或开设传统文化比较等选修或拓展课程,提升学生多元文化素养。
  第四,非遗与文学类课程融合。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语言形式以及独特的感染力,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人民大众精神的体现。在文学类课程中适当融入非遗民间文学的重要作品,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民间文学类非遗的感染力,丰富和提升外语专业人才的文学欣赏和批评能力,还能更好地认识生活。另外,除将非遗与外语类课程知识融合之外,还应把非遗文化知识融入英语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探索将非遗知识与一些公共选修课程融合的途径和方法,除了培养翻译人才还应培养非遗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写作、术语专家、编辑出版等专业人才。
  (三)教学手段融合
  新文科建设提倡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深入融合,借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文科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因此,在教学中通过运用实验室或者计算机辅助、语音识别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加强学生语音基本功和翻译技能训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线上线下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接触到更多的教育资源的机会,延伸学习空间和时间。借助微博、微信、手机软件、虚拟仿真实验室、双语数字化平台、云技术等现代化外语教学手段和平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模态传播途径,让学生在学校也能身临其境般感受非遗魅力,增强学生体验感,使学生更深入直观地了解、欣赏、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整合多方资源
  新文科建设提倡聚焦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促进学界业界优势互补,加大涉外人才培养,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双协同”,完善全链条育人机制。因此通过整合多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构建产学研用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是非遗外宣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之一。
  (五)探索协同机制
  以学科及行业知识为依托的创新创业产业基地是锻炼英语专业学生服务行业及产业的创新语言能力的重要基地。[11]高校应该探索与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传习基地、非遗博览园等进行校企合作的协同机制、搭建协同创新育人平台、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探索学制合作模式,立足非遗对外传播需要,聘请行业导师、企业导师开设相应短期培训班或课程。
  锻炼学生服务于行业以及产业的创新语言能力,学生通过在行业内部的深度学习了解行业对英语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了解非遗知识、发展趋势、国际惯例有利于树立职业目标,提升专业素养。加强学生对相关行业技术设备、前沿学术论文、产品设计理念、产品介绍等的学术语言的熟悉和使用,将语言能力与行业知识紧密融合,培养应用型非遗外宣翻译人才。同时合作平台可以检验人才培养成果从而反哺高校教学。
  (六)搭建实训基地
  非遗外宣人才培养应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重视学生实践操作,增加国际间的学习和交流,积极扩宽学生实习渠道,并在实习过程中充分鼓励学生理论结合实际,促进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
  四川作为非遗大省,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实训机会和平台有很多。四川省现拥有“7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数量位居全国之首;24个(项)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23个(项)省级非遗传习基地;还有全国首个省级非遗保护中心基地、全国地方首个国家级非遗保护研究院、全国首个国际非遗博览园和全国首个区域性非遗数字博物馆以及非遗主题网站。”[12]同时在国际国内影响很大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每两年在成都举行一次。应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为学生创建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创业产业基地等。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通过任务分配、收集整理、查证文献、建立非遗术语库、探索非遗翻译策略等将非遗语料翻译成档,一方面能训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更能为地方非遗语料库建设贡献语料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