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3版
教育强省视域下陕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未来路向
数的增减,在全面实现城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的同时避免资源低效利用甚至闲置浪费,打造硬件过硬的义务教育强省。二是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根据城镇化和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做好入学人数长期测算,针对部分小、散、弱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根据学校规模及校舍实际需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此外,寄宿制学校建设在满足学生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交通条件的同时,健全家校常态化沟通机制,关注寄宿制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日常安全。
  (三)科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以“大思政课”体系为抓手,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义务教育学校始终。一方面通过创建一批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基地、示范校,遴选推广一批思政“精品课”,打造省市县德育品牌,做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另一方面,持续深化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师“大练兵”,鼓励各中小学与有关高校进行结对共建,发挥高校思政人才学科优势,推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此外,充分利用陕西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从延安精神、西迁精神、梁家河等红色文化资源中挖掘优质思政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强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思想政治引领。二是建立“双减”刚性底线标准和常态化跟踪、反馈、纠偏机制,确保“双减”落地见效。强化校内减负提质,持续加强作业管理,丰富课后服务。加大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坚持从严治理,开展常态化执法检查,维护良好育人环境。三是坚持“五育并举”,加强“五项管理”,强化体美劳教育、科学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严格执行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三项活动”,积极统筹社会资源开展体育竞赛、艺术展演展示等活动。在劳动教育层面,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一校一清单”制度,建立校内外劳动实践场所,常态化开展家务劳动和校园劳动,定期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在科学教育层面,通过建设学校实验室,开齐开足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实验,将科学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项目等方式加强科学教育。遴选一批优质科学课和实验教学资源,推出一批优秀科学教育成果,打造一批中小学科普教育基地。在心理健康教育层面,积极开展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行动,充分利用“三个课堂”,选派专家学者入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讲、知识普及,指导全省各中小学教师、学生及家长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着力开展心理预警干预体系建设和社会心理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贯穿义务教育始终,更好促进义务教育强省建设。
  (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师范教育优秀生源的培养。与具有师范专业的高校紧密合作,完善优质师资供给;大力开展银龄计划,盘活已退休的优秀教师返聘至薄弱学校从事一线教学或管理工作,发挥传帮带作用。二是细化教师轮岗交流细则。做好轮岗交流的顶层设计和细化规则,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机制,落实公办中小学教职工归口管理,持续加大“组团式”交流帮扶的支持力度。三是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充分利用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建立面向全员、主抓青年、突出骨干、倾斜乡村、学用结合的教师培训制度体系。在培训内容上与时俱进,将社会前沿热点、数字化赋能教学方法等内容囊括其中,及时增补。在培训方法上以沉浸式、讨论式、情景式等模式丰富培训形式,增强培训吸引力。
  (五)加快数字化赋能进程
  一是强化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和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在智慧课堂、双师课堂、网络教研、个性化学习和过程性评价等方面的融合应用,加快省市智慧教育平台一体化建设。二是指导中小学校开齐开足信息科技类课程,扎实开展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培训和实践,激励教师以数字化手段推进教学改革,为教师提供能够实现教学创想的数字基座。三是完善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优化教育城域网建设,提升教育专网服务能力,以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治理水平,推动学籍管理、控辍保学、课后服务、家校互联等系统应用。探索建立大数据支撑的教育智能评价体系,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形成教育数字保障体系规范全面的教育强省。
  参考文献
  [1]程功群、贺鹏丽:《教育强市视域下南京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载《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3,39(05):38-44+124页。
  [2]李潮海、李卓、褚辉:《教育强国背景下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演进与实践突破》,载《现代教育管理》,2023(09):10-21页。
  [3]安雪慧:《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夯实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点》,载《人民教育》,2023(Z2):68-73页。
  作者简介
  李东方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