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5版
以朴素之心重塑乡土回归
——浅谈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困境及管理策略 张晓峰
    支教老师为马家庄九年制学校初三学生带来精彩的心理健康科普讲座

  农村小规模学校普遍面临生源差、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经济跟不上等问题,结合笔者二十多年的一线教学管理经验,提出要办好家门口的学校,让学生回归本土校园;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让育人回归教育本质;关心每个教师的成长,让教师回归乡土热情。

  农村小规模学校在近年来社会现实的冲击下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普遍都有生源差、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经济跟不上等客观现象,对于学校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优质均衡”成为教育的根本要求,当全社会都在追逐优质教育,当家长们都想尽办法让子女“挤”进名校,处在乡村教育最底端、教育资源极度贫乏的学校毫无竞争能力。
  在乡村待了二十多年,从班主任到教育主任到副校长再到校长,乡村教育的苦与乐都感同身受。笔者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教育?我们要办怎样的教育?我们乡村学校可不可以不参加所谓优质的“竞争”?我们往往简单地用城镇学校的标准去衡量乡村学校的发展,将大规模学校的经验推广到乡村学校,以为城市本位的教育资源建设能给乡村学生建构与城市学生同样的“课堂”,以追求所谓的均衡。这种对乡村学校建设及长期以来存在的城市化倾向课程的统一标准化,看似平等,实则是不公平的。教育的意义并不只是促进阶层流动,不是学生分数的提高。乡村学校教育的存在,也不仅仅是做好基础教育的“兜底”工作,不是去筛选“读书的料”,而是从有质量的教育出发,从关注每个人的成长及未来出发,看学生是否能得到适合的教育,是否能回归教育的本质。
  办好家门口的学校,让学生回归本土校园
  马家庄社区常住人口2万人,土地面积61.99平方公里,在合阳乡镇中还算比较大,学生数却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部分家长去城里务工,为了照顾孩子方便,把孩子接到城里读书;个别家长为不耽误自己的工作,将孩子送至民办学校;有些家长存在盲目攀比心理,别人的在城里上学,自己也随“波”逐流;城市化是任何校长不可阻挡的时代发展趋势。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学校办好,让群众看到变化,放心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学。
  1、打造“小而美”校园环境
  结合优质均衡创建要求,在县局大力支持下,通过多方渠道筹措资金,去年共投资100余万元,对辖区三所学校及幼儿园进行了修缮和改造。更换了学校所有部室的门窗、修整了本部信息楼广场残缺的花砖、改善了本部学校门口的环境、更换了南洼小学的电动门、重新购置了太阳能路灯、对本部及南洼小学的老旧线路进行了重新布置、修缮本部原来老旧的宿舍、重新规划布置了餐厅、改造学生原来破旧的教室,打造文科、理科两个办公室,打造诗经文化宣传版面、为三所学校建立垃圾分类、为辖区两所幼儿园重新购置新的玩具及教学辅助用品,铺设草坪,充实了三所学校的多个部室,制作教师门牌、改善教师办公条件等,校园环境焕然一新,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