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06版
袁仲一:和秦俑穿越千年的对话
    袁仲一(右)和王玉清(左)在兵马俑一号坑考古现场

  1974年7月17日,考古队员开始对俑坑进行勘探和清理。他们先对暴露出来的遗迹、遗物进行了文字记录、绘图、照相,然后在原来已挖掘部分继续进行清理。他们最初锁定的清理范围是一个16.85×7.85米的试掘方。到了月底,他们清理出了陶俑10多件。可是,除了俑坑东边壁局部露出来,其余三面都看不到坑边。
  俑坑到底有多大?他们开始向周围扩大清理范围,考古队员重新确定了24×14米的一个挖掘范围。到10月底,他们清理出陶俑、陶马60多件,还有一些建筑遗迹。如此多的陶俑、陶马出土,考古队员当然心情振奋,欢欣鼓舞。但是,俑坑到底有多大?坑的边缘在哪里呢?心里难免迷惘。
  8月8日,意外的惊喜降临!下和村69岁的和万春老人对考古队员闲聊时说,他十三四岁时,父亲在地里挖井,发现一个像人一样的“怪物”贴在井壁上,井里的水很满。过了两三年,井里的水没有了,父亲认为是“怪物”把水喝了,淘井时把“怪物”挖出来打碎了。
  考古人员找到了和万春老人父亲挖井的地方,旁边有一个小坟堆和一棵沙果树。经钻探,果然在距地表5米深处发现了陶俑残片。而这里东距考古队正在发掘的试掘方约150米。于是大家扩大范围钻探,最后竟然把试掘方与和万春父亲挖井处连在了一起。
  谜团这才揭晓:这是一座大型的俑坑!
  1974年11月,考古队迎来了第一支支援队伍。西北大学考古专业刘士莪教授带着五位师生来到秦俑考古工地帮忙发掘。经过十个月艰苦细致的考古勘探和试掘,他们才摸清了俑坑的范围及其形制。这是一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距现地表深4.5-6.5米,面积为14260平方米的大型兵马俑遗址。根据试掘方内已出土陶俑、陶马排列的密度推算,坑内共埋藏有陶俑、陶马近6000件。考古队员将之编号为一号坑,定名为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
  一个谜团解开,新的谜团又来了。考古队员们寻思着,古代建筑往往讲究对称布局,那么在秦陵西侧或者别的地方还会不会有兵马俑坑呢?一号坑与秦陵封土东北角相对应,那么在封土东南角会不会有对称的兵马俑坑呢?于是,杭德洲、袁仲一、程学华、王玉清、屈鸿钧等考古队员们兵分两路,在秦始皇陵周围展开了新的勘探工作。
  两支小分队的钻探工作极为困难,工作月余一无所获,不免有些灰心丧气。正一筹莫展时,1976年4月21日,传来一个重要的信息:建筑工人徐宝三在配合秦俑馆建设进行地基钻探时,在一号兵马俑坑的东端北侧发现地下的土质较坚硬,疑是夯土。于是,考古队的人员全部集中到那里进行钻探。4月23日,果然又发现了陶俑的残片,大家心里又充满了希望。
  早期的考古队员们,在寻找俑坑的过程中,心情起起落落跌宕起伏。袁仲一在回忆的时候也忍俊不禁:“考古队一开始挖出来的都是陶俑碎片,不免有些枯燥,大家都说,什么时候能挖出来一匹马就好了。结果没几天,真的挖出来一匹马。”
  1976年5月至1977年8月底,考古队对二号坑进行了局部试掘,先后共开了19个小型试掘方,试掘方内共出土木质战车11乘,拉车的陶马67匹,骑兵的陶质鞍马29匹,骑士俑32件,跪射俑、立射俑等各类武士俑192件,青铜兵器和车马器等共1929件。根据试掘方内陶俑、陶马的排列密度推测,二号坑内共有陶俑、陶马1400余件。
  袁仲一发现,与一号坑相比,二号坑面积要小一些,陶俑、陶马埋藏的数量也比一号坑少。但是二号坑内出土有骑兵俑排列的骑兵阵,还有跪射俑和立射俑,数量众多,排成一个正方形的小型军阵,也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而一号兵马俑坑内没有这些。
  袁仲一对秦俑的痴迷,记者十年前面对面采访他时,就从他的身上深深地感受到了。他讲述从秦俑身上发现陶文,一脸的惊喜,这些陶文是什么意思?后来他们从秦砖出土的文字,看到了同样的名字,原来是工匠的名字!“要感谢那个时候的生产责任制‘物勒工名’,给秦俑考古人埋藏下这样的惊喜。”
  谜团解开的瞬间,那种穿越千年的对话真实启动了。
  原以为一两周就能挖完兵马俑
  二号兵马俑坑发现后,考古队一方面进行试掘,另外又抽出人力继续在周围地区钻探,希望能够再找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