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4版
幸运与使命
    记录奇迹的秦俑文物摄影师张天柱

系列的反应。如果是天然的植物纤维,就容易产生微生物。我们在一号坑就发现一些紫色的微生物。”
  周萍现在是秦陵博物院副院长,也是文物修复师,1995年开始从事文物修复工作。一位女性文物修复师出现在高大的陶俑身边,有一种别样的温柔,同时也有一种和秦俑相契的英武,一种说不清的穿越时空的和谐美感。
  随着科技的发展,推动文物保护理念已从“补救”转变为“预防+补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正在发掘现场搭建可移动的方舱,舱内湿度温度可控,还能通过渐进式环境参数调整,让秦俑从出土到进入库房都保持湿度、温度环境相对恒定,从而实现文物从出土环境到应急保护环境、再到库房保存环境间的平稳过渡。
  五十年间,秦始皇帝陵的考古工作已从简单的考古发掘发展到拥有完整的保藏库房,还拥有国家级彩绘文物保护基地,队伍也从几十名发掘人员发展到今天的数百人。
  “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希望能够和团队一起,守护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瑰宝。这份深埋地下的美,既属于历史,更属于未来。”周萍说。
  张天柱:用20万张图片讲述秦俑故事
  张天柱第一次被秦俑惊艳,是秦俑发现的第二年,他还是高中生,听说附近的西杨村挖出瓦人头,便和同学结伴去探秘,他们看到一个露天的发掘现场,许多被挖出的“瓦人”裸露着,有的仰面朝天,有的面向黄土,有的相互依偎着,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坑下的工作人员有的在细心地清理,有的在记录。
  当看到一名考古队员在大画板上绘画,一个躺在地上的兵马俑跃然纸上,从小就酷爱绘画的张天柱被深深吸引了。后来一放学,他就跑去考古发掘现场看,甚至和考古队员成了朋友。后来才知道,这项工作叫考古绘图。几年后,他真的成为其中的一员。
  1978年,秦俑考古队办起“亦工亦农考古学员训练班”,从当地招聘临时工,经过培训后参与考古发掘,张天柱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因为喜欢绘画,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他很快便承担了考古队的绘图工作。
  虽然其后去一所学校担任了美术老师,历经九年曲折,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美术老师的教职,回归秦俑考古团队,从此再未离开。
  1989年到1998年,张天柱先后参加了秦兵马俑三号坑、二号坑的考古发掘,主持了考古绘图工作,圆满完成了考古发掘任务,为博物馆培养了一批绘图人才。1995年,他被任命为考古队副队长,走上部门的管理岗位。
  在与兵马俑朝夕相伴的日子里,他常常被宏伟的军阵、威武的秦俑形象、凛冽的兵器及绚丽的色彩所震撼,他想留住这美好的瞬间,记录下这动人的画面,但这仅仅靠绘画是做不到的,于是,他萌发了从事摄影的想法。
  从1994年开始,张天柱拿起相机。起初,他只是记录考古发掘的点点滴滴,逐渐地,他的镜头伸向了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学术研究、文物保护、重要活动等各个方面,成了博物馆不可或缺的兼职摄影师。
  张天柱用镜头构筑的秦俑世界,不仅包括考古勘探的现场,新的修复作品,也包括游客、博物馆的流浪猫、博物馆的花开花谢。好像这是一个活的博物馆,在他的记录下,每天都在生长。他像记录文物一样记录着博物馆的万物生长,时间的纹理清晰而动人。
  三十年,20多万张图片,每一张都是张天柱与秦俑以及秦俑馆的无声的对话。2017年,张天柱出版了摄影集《记录奇迹》。袁仲一像发现文物宝藏一样,表达了自己对于这本摄影集的赞叹。他说:《记录奇迹》是一部鲜活的、多姿多彩的有关兵马俑的学术发展史,是一部集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的文物资料典籍。包含着作者对最新考古成果的敏锐认识,闪现着作者对博大精深的秦文化遗存洞幽烛微的智慧眼光。
  2020年,张天柱的《记录奇迹》摄影展在秦俑馆举办。这个记录奇迹的人,也成了奇迹的一部分。
  “朝夕相伴数十年,与兵马俑的感情浓烈如酒!我在这里工作、生活,成家立业,这里是我年少的梦想和青春的奋斗,这里有我所有一切的一切。”张天柱说。
  秦俑考古人的幸运
  突然读懂一件文物的欣喜,突然帮一段模糊的历史找回记忆的欣喜,这些欣喜微小,但弥足珍贵,一不小心就改写了历史。这是激励一代代秦俑考古人砥砺前行的力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