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9版
身份认同视角下以昭君文化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友好相处的向往期盼。对昭君美好品格的赞美和对民族团结友好的共同追求,凝聚着各民族的共同情感,本质上体现着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关系的深度认同,是联系中华民族形成情感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情感共同体的身份让各民族之间的心理距离更加亲近,在千百年来也广泛影响着中华民族交往交流时的价值取向,促使人们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不断增强。
  (三)文化共同体:昭君文化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合”的核心理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是始终贯穿其中的核心线索。“和合”思想在儒家、道家、墨家等文化流派中均有体现,以“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为核心内涵,强调多元性和包容性,是中华民族独创的哲学理念,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
  昭君出塞和亲正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和合”思想上的政治选择。“呼韩邪单于分别于公元前51年、公元前49年、公元前33年三次来到中原朝见汉元帝,立下‘汉与匈奴合为一家’的盟约,并在第三次来时表达‘婿汉氏以自亲’的意愿。”[6]汉元帝深受先秦诸子“和合”思想的影响,主张和平友好地处理与匈奴之间的关系,同意了呼韩邪单于的求亲,并将年号改为“竟宁”,意为边境安宁。作为和亲主人公的王昭君,也是在“和合”思想的影响下自愿请求出塞和亲,并且在嫁入塞北后一直积极推动着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交流。因此,可以说昭君出塞和亲的成功是在“和合”思想的文化基础上实现的,彰显了民族团结的永恒追求。
  昭君文化中体现的“和平”“和睦”“和谐”的内涵意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合”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不仅是中华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与价值理念。不同民族对“和合”的共同追求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共识,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是生成文化共同体的思想纽带。“昭君出塞”作为中华各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具备着中华文化“和合”的价值底色,人们在聆听故事、感受文化的过程中能够唤醒自身的文化意识,强化对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身份认同。
  以昭君文化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思路
  在文化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在文化的浸润与熏陶下塑造出共有价值观,进而不自觉地调整自我对群体的价值评价与文化理解,最终形成对所在群体的认同意识。通过发展昭君文化旅游向游客传达价值观念,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建构起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多重共有身份的认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身份认同的建构遵循“历史认知-情感认可-文化认同”的内在逻辑。游客首先要充分认识和理解昭君出塞历史事件的背景、发生与影响,进而在内心升腾起对王昭君的赞美与敬佩之情,在情感上产生对中华民族和平友好交往交流交融的认可态度,最终形成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价值认可与文化认同,在集体身份认同的基础上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打造昭君出塞“记忆之场”,增加历史认知
  昭君出塞的故事经过两千多年各族人民的世代相传和加工演绎,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享有的集体记忆。“集体记忆可以强化文化的身份符号,从而满足当代旅游者身份认同需求”,[7]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基础。有关昭君文化的旅游项目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游客通过参观游览可以感知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脉络,在旅游体验中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的历史认知。
  旅游者在参与到昭君文化旅游实践之前,对昭君出塞历史的了解可能比较模糊和浅显。借助文化旅游项目还原真实的历史事件,打造“记忆之场”,实现跨越时空的记忆再现与认知重塑,让抽象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变得形象、具体、可感。此时的昭君文化旅游形成了一个场域,“进场”的游客被“输入”各种关于昭君出塞的信息,并在头脑中对这段历史进行知识上的丰富填充甚至重新架构,了解中华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程,进而实现符合历史事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观的记忆重组,激发基于集体记忆之上的历史认同感。
  要保护和利用好昭君出塞留存下来的各种文物和遗址遗迹,这是西汉时期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珍贵实物见证。在保留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上,利用多种展览形式营造昭君出塞文化氛围,唤醒历史记忆。不断提升以昭君墓遗址为依托的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的规划与建设,优化景区布局,打造特色展厅,完善展陈布置,把抽象的历史想象体现在可看、可读的文物实证和史料文字上,尽可能全方面展现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记忆。同时要对景区讲解员进行专业培训,精准编排宣传讲解词,讲准、讲好昭君出塞和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真相,充分诠释历史上内蒙古地区各民族接触碰撞、交往交融的精彩历程,增强游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脉络的历史认知。
  (二)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增进情感认可
  当游客全神贯注地参与到体验活动中,思维意识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