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77版
艺术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意涵表征、发生理路及教育应对
  首先,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方法应区别于其他专业,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但现实中部分教师仍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差异,再加之现在信息的更新迭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便不只局限于从课堂上获取知识,这对教师课堂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提出了挑战。而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无聊、厌烦从而产生隐性逃课的行为。
  其次,艺术类专业的教学内容应该注重与时俱进,结合艺术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的需求,反映艺术的前沿和创新,而实际课堂中部分教师仍教授陈旧的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得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不匹配,导致学生感到困惑或无聊,从而产生隐性逃课的行为。
  最后,艺术类教师不仅要具备艺术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然而部分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并不高,有的是从事艺术创作或表演的专业人士,对教育教学缺乏经验和理论指导,教学方式过于传统或随意,不能适应00后艺术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有的是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士,对艺术创作或表演缺乏实践和体悟,这些问题都会影响艺术类大学生课堂表现,导致艺术类大学生隐性逃课。
  (三)教育管理机制尚不科学合理,治理水平有待提高
  首先,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存在不足,如对隐性逃课的学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惩戒,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缺乏有效的考核和激励,使得教学管理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可能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放任自流,从而产生隐性逃课的行为。
  其次,教学评价机制不科学。部分高校的教学评价机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过于重视科研成果而忽视教学质量,过于依赖学生的教学评价而忽视专家的教学评价,过于注重教学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这种导向使得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教学投入度便大大降低,这样容易引发隐性逃课。
  最后,艺考招生制度有待改进。由于艺术专业的特殊性,艺术类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与其他专业有较大的差异,更注重实践性、创造性、个性化等,对学生的兴趣、才能、情感等有较高的要求。然而,由于高考制度的限制,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并不是真的热爱艺术,而是将艺考当作上大学的捷径,这样的艺考生必然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对艺术的学习和实践缺乏动力和热情,因而在课堂上容易出现隐性逃课的行为。
  艺术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教育应对
  艺术类大学生隐性逃课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涉及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干预。
  (一)激发个体主观能动性,培养有操守的学习者
  龚放认为,只有学生“投入了,经历了,体验了,领悟了,才是收获,才是绩效,才是质量”。[6]如今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存在隐性逃课,这反映出艺术类大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内生动力,学习投入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引发艺术类大学生学业危机。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伦理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培养有操守的当代艺术大学生。
  首先,教育系统要加强伦理教育,明确澄清学习者的学习权利、学习义务和学习责任,培养学生成为有操守的学习者。[7]隐性逃课本质上是艺术类大学生自身出现的非理性、缺乏动机、学习兴趣低下的越轨行为。需要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做好权利与责任、学业发展与未来生涯规划、长期与短期等几方面的价值排序问题。
  其次,教育系统要发挥艺术类大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一般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强烈的学习兴趣、较高的学习主动性并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自然也会减少隐性逃课。[8]要引导艺术类大学新生确立合理的生涯发展目标,并逐步落实到大学每个发展阶段的子任务,加大学习投入,改变学习方法,寻找学习意义,提高学习效率以期获得良好的学业成就。
  最后,教育系统要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明确自身定位,积极融入课堂情境。课堂教学作为学生习得和建构知识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师生之间进行思维碰撞、精神共享以及情感互动的过程。[9]当下的艺术生课堂,部分同学虽然身体在场但精神游离,并未真正进入课堂情境,这反映出艺术类大学生并未融入自身角色及定位。要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及时建构正确的大学认知,避免角色偏差,要主动将自我发展融入中国艺术事业发展之中去。
  (二)激发师生情感投入,构建人文关怀导向的课堂教学
  大学课堂中出现隐性逃课现象暴露了大学课堂的生态危机,需要教育系统激发师生情感投入,构建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艺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