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06版
去年今日此门中
    第二期作家班部分学员合影(左起冯积岐、乔仁卯、秦安江、张红军、洪永泰)

  1985年,武汉大学作家班率先开班,此后,经过刘建军、李成芳、刘建勋、蒙万夫等老师的共同努力,在中国作家协会的积极协调下,西北大学也于1987年开办了首届作家班。刘建勋老师回忆说,那正是槐花飘香的季春时节,第一期作家班的招生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他带着四包密封的试卷,迎着花香,抵达北京鲁迅文学院,首届作家班入学考试将在那里举行。可是,就在临近开考的前一天却传来了同学们拒考的消息,当日晚,刘建勋老师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作家同学们所提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其中有对大学入学考试的陌生和怯场,更多的是关于作家学者化和西大人才培养的关注。刘老师通过坦诚的解释、循循的启发、敞亮的回答,赢得了同学们的信赖和尊重,师生之间的陌生感顿然消失。刘老师说:“就是在那次对话会上,我发现了这批青年作家身上敏思好学、追求上进的亮点。其中一部分同学对当时文坛的燥热并不太在意,却对西大作为唐代文学研究的重镇、鲁迅及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先头心慕有加”。
  第一期作家班学员王清学在作家班毕业五年后撰写的怀念之作——《去年今日此门中》描述,读书时特别羡慕满腹诗书的学问家,有意识纠正自己的写作方式,向一种学者化道路前进。西大的几年,他写得很少,却下力气读书。购买了近三十年的书,塞满了整个房子,有文学的、美学的、宗教的、哲学的、历史的等等,这些书可能一辈子也读不完,但那是一种渴望,一种追求,一种孩子般的幻想和憧憬。王清学说,那时十分荣幸与学者型作家岛子同班,钦佩他已读完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正在啃《易经》和《庄子》的那种学习状态。“像我们这样的‘工农兵作家’,在西北大学上学和进修是十分必要的。中国的新文学从‘五四’时代起,就笼罩在俄罗斯文学、苏联文学的影子下,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个性,新时期以降,世界文学的新景观展现出来,我们又在川端康成热、艾特玛托夫热、福克纳热、马尔克斯热、昆德拉热里蒸腾。有抱负的中国作家都在焦虑。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们的艺术装备不足,‘工农作家’太多,学究型的大家太少的缘故。各校的作家班筹办者不可谓不具苦心。展望未来,作家班的作用影响将不可低估。作为学生,作为文学理想的追求者,我们深深地感谢西大。”王清学说。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王清学所言,西北大学作家班第一期毕业学员成绩斐然,仅1991年的全国青年作家会议,他们之中就有九人参加,那是一次对全国青年作家实力大检阅的盛会,九人来自一班,这种现象引起了“圈内”的轰动和重视,更壮大了西大的声威,大家说,这是西大作家班一个不小的节日。
  栽得梧桐树
  想要成为作家班的学员,必须先具备作协会员、拥有大专学历、同时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过有影响的作品等基本条件,再由各省(区)作协推荐,并经审查合格后方可参加入学考试,考试的科目设有政治理论、文学理论、中国文学史及写作等四门。
  第一期作家班的学员以鲁迅文学院毕业生为主,来自全国各地的90名同学从312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得到录取,其中黑龙江的迟子建、王清学,福建的王宏甲、杨少衡,新疆的王刚,江西的熊正良,广西的鬼子,安徽的熊尚志,湖南的陶少鸿,河南的魏世祥,甘肃的肖复华,青海的肖黛,陕西的吴克敬、李康美、岛子和赵伯韬等,成为后来撑起中国文坛的骨干力量。第二期作家班学员从182名报考者中录取了62名,第三期作家班学员从251名报考者中录取了83名。
  谈到作家班的招生工作,刘建勋和李志慧两位老师都提到了陈忠实,当时,第一期作家班的招生在陈忠实先生的心中也曾激起小小波澜,陈忠实想上学但他年龄已经偏大,还有腹稿萌动需静心去思(这个腹稿正是日后引得洛阳纸贵的名作《白鹿原》)。后来他没有上作家班,但却竭力为作家班推荐可塑人才,比如李康美想要上作家班的时候,他就主动全面认真地写了推荐信,陈述李康美的写作成绩、艺术潜力、文学发展前途。作家班同学常去拜访陈忠实,他也常来参加同学们的文学座谈会和作品讨论会,为年轻的文学爱好者提供实打实的帮助。2008年12月,在贾平凹、迟子建同期双获“茅盾文学奖”后,西大就立即组织召开了“大学教育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