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0版
论新时代“陕北民歌”文化品牌建设路径
主动将“陕北民歌”请出陕北黄土高原,推向祖国辽阔大地。“陕北民歌”从黄土高原唱到省会西安。“陕北民歌大舞台”坐落在西安市碑林区体育馆东路西侧,自2014年推出演艺品牌至今已逾十载春秋,其特色演艺有“印象陕北”“‘春之歌’民族音乐会”等。“陕北民歌”从陕西省域唱到全国多地。近几年,“陕北民歌”关注度和流量值与日俱增,既有赴首都北京的“‘歌从陕北来’陕北民歌进京专场文艺演出”备受赞誉,还有赴全国多省的“‘陕北民歌音乐会’全国巡演”喜得成功。
  五是重视“陕北民歌”人才建设综合体系。多年以来,陕西省十分重视“陕北民歌”人才梯队建设工作,主要基于高校学历教育、实践研学教育、社会培训教育、师徒传艺教育等方式进行。省内部分艺术类、综合类高校注重“陕北民歌”专业人才培育,如西安音乐学院、延安大学、榆林学院、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等,发挥地缘资源优势,精心培养民歌人才。一些高校还较为注重研学实践,与陕北民歌博物馆、陕北民歌大舞台等单位开展实践交流。社会培训为陕北民歌爱好者提供锻炼平台,榆林市先后开办了“陕北民歌传习所”和“陕北民歌第二传习所”。师徒传授是继承“陕北民歌”的重要方式,“陕北民歌”国家级传承人王向荣,省级传承人雒胜军、王玉成等均主动响应“传帮带”。
  六是丰富“陕北民歌”科普教育宣传方式。近些年来,陕西省大力促成“陕北民歌”科普场馆兴建工作,分别着眼于线下民歌实体博物馆建设与线上民歌数字博物馆运行等。“陕北民歌博物馆”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坐落在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宫路西侧,自2018年接待参观至今已六年有余。“陕北民歌博物馆”七字墨宝为贺敬之先生书就,博物馆内设“千年老根黄土里埋”“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满天星星一颗颗明”“信天游永世唱不完”“陕北民间音乐艺术专题展区”“陕北民歌研究专题展区”等展览,依托实物展出、随程讲解、民歌演唱、创设情境等实现“沉浸”参观研学。“陕北民歌博物馆”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均有数字博物馆可供线上参观。
  七是探索“陕北民歌”多元联合融通共赢。近年来,陕西省锐意拓展“陕北民歌”适配融合发展工作,主要表现为陕北民歌与影剧歌曲、现场演艺、文化旅游等的契合。诸多影视剧以“陕北民歌”提示人物故事,如电影《大漠雄心》和广播连续剧《石光银》都以《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老祖先留下人爱人》等耳熟能详的陕北民歌作为该剧插曲。知名剧目以“亦歌亦剧”呈现演艺内容,其中,陕北民歌剧如《黄河船夫》《黄河恋歌》《延河谣》,陕北民歌舞剧如《永远的信天游》《挂红灯》,陕北民歌情景音画剧如《陕北陕北》等。本地景区以“陕北民歌”带动文旅流量,如延川黄河乾坤湾景区、统万城遗址博物馆等均辅以“陕北民歌”欣赏。
  八是搭建“陕北民歌”传播传唱体验平台。多年来,陕西省不断勉励“陕北民歌”全民演唱传播工作,多次举办多彩多样的“陕北民歌”演唱比赛。省市县(区)组织举办“陕北民歌”演唱比赛,如举办多届的“陕西省陕北民歌大赛”,颇受欢迎的“延安市陕北民歌大赛”“陕北民歌新时代——榆林·陕北民歌大赛”,近日举办的“‘放歌新时代·唱响宝塔山’——宝塔区第一届陕北民歌大赛”等。鼓励积极参与体验“陕北民歌”全民比赛,如好评如潮的“‘唱响新时代放歌迎未来’——2023陕北民歌群众广场歌汇”,平台新颖的“歌从陕北来——2024陕北民歌抖音挑战赛”等。激励群众积极投身“陕北民歌”新作比赛,如饱受期待的“高原放歌——2024原创陕北民歌歌曲征集活动”等。鼓励高校定期开办“陕北民歌”校园比赛,如榆林学院的“‘歌从陕北来’——榆林学院首届陕北民歌大赛”,延安大学的“延安大学‘鲁艺杯’红歌唱响大赛”等。
  九是促进“陕北民歌”国际展演文艺交流。十多年来,陕西省积极开展“陕北民歌”国际演出交流工作,其国际化途径主要表现为陕北民歌境外演出,以及邀请外宾前往观摩等。历年举办的颇有陕北特色的出境展演,如“陕北民歌维也纳新春音乐会”“‘聆听·中国’陕北民歌音乐会”“‘文化陕西’(柏林)旅游推介会”等。今年举办的展现陕北风格的实践活动,如“中国非遗——陕北民歌展暨国际非遗交流互鉴活动”“机遇中国看陕西——2024年驻华外交官陕西行”“弘扬传统文化 品味中秋古韵——邀外国人过中国节”等。“陕北民歌”在国际交往之间逐渐“声”入人心。
  新时代“陕北民歌”文化品牌现存问题
  一是“陕北民歌”具体法规制度亟待出台完善。就陕西省地方性法规来说,2014年实施至今的《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对包括“陕北民歌”在内的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宏观规范作用。目前,“陕北民歌”文化事业如火如荼,亟待出台具体指导“陕北民歌”建设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二是“陕北民歌”文化品牌发展亟须全面推进。“陕北民歌”文化品牌建设所涉领域较多,亟需多方协同,齐头并进。例如,“陕北民歌”兴办活动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