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3版
“地方性语言+艺术”融入本科来华留学生课堂的教学路径研究
同时,由于来华留学生普遍汉语水平较低,这一客观原因致使他们无法频繁地采用线上资源进行自学,进一步加剧他们自主、高效学习语言文化的问题。
  “地方性语言+艺术”融入来华留学生教学的必要性研究
  (一)“地方性语言+艺术”概述
  中国作为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不同地区拥有各自独特的地方性语言和地方性艺术。不同地方的艺术存在形式往往与地方语言存在密切联系,它们互相影响并反映当地文化、传统和历史。[3]四川省传统戏剧川剧是以四川方言为语言基础的地方性戏曲。四川方言与当地文化元素贯穿剧情之中,其独特的对白设计和四川话独特的语音、语调等语言的表现力让川剧艺术变得更加生动。[4]唐卡绘画是西藏传统的宗教绘画形式,主要反映西藏地区的风景、地理特点和文化元素,其绘画内容与藏语也存在紧密关联,画面中常出现佛教经文和祷词,以此传播佛法、教义和文化,唐卡绘画与藏语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唐卡成为西藏文化和宗教的生动体现。宿迁花灯是江苏宿迁地区的一种传统文化艺术,通常在节庆场合中表演,演员以歌谣、舞蹈元素伴随花灯的形式进行表演,歌词以宿迁方言展现地方文化、历史与民间传说;花灯的形态多以表现当地水乡风光和传统建筑为主,极具当地特色的花灯元素与宿迁方言,共同创造出当地独特的地方性文化与艺术氛围。
  (二)地方性语言与地方性艺术之间的联系
  地方性语言与地方性艺术都是该地域人民在历史漫漫长河中世世代代创造的一种具有当地鲜明特征的地域文化,向世人展示当地独有的人文特色、历史印记和精神魅力。[5]地方性语言是地方性艺术的重要创作载体,是构成艺术形式的基本要素与最小组成元素。许多地方性艺术表达主要通过视听感官通道进行传达,例如地方性戏曲依赖于独特的地方性语言,将故事通过演与唱的方式表达,掌握地方性语言有助于深刻理解地方性艺术的文化内涵。地方性艺术是地方性语言的重要传播载体,地方性语言可通过地方性艺术作为传播媒介进行传承与推广。许多地方性艺术通过独特的地方性语言展现地方文化的丰富内涵与不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例如地方性戏曲的唱词和对白均通过地方性语言表达,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地方性语言的发音、词汇和句式,对地方性语言的传承与推广起到积极作用。地方性语言与地方性艺术共同构成当地璀璨文化的核心构成要素,两者均为地域性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地方性语言丰富了地方性艺术的表现形式,充分展现了地方性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地方性艺术提升了地方性语言的接纳度,为地方性语言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展示平台,两者的结合有利于将当地文化记忆、脉络、知识和精神进行更有效的传播和传承。
  (三)融入来华留学生教学的必要性
  一是促进了跨文化的理解与交流。借助地方性艺术与地方性语言的特色文化资源,可使来华留学生沉浸式体验当地特色文化,更深入、更深切地理解当地渊源的人文文化、丰富的历史背景,亲身感受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地方性艺术为桥梁学习地方性语言,是最快捷、有效的跨文化学习手段,有助于来华留学生更快地突破语言与文化交流障碍,减少文化误解和因跨文化产生的理解冲突,更好地与当地人沟通交流,融入学生群体,适应当地生活,为后期更好地开展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二是有助于高效建立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跨文化适应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华留学生在地方性艺术与地方性语言学习过程中,通过反思不同文化的异同,帮助其打破固有观念,拥抱地方文化,理解其发展历程与核心价值与文化核心价值理念,一步步实现对中国文化的感性了解、理性认识、深刻理解和充分认可,最终达成对中国文化强烈认同的目的。三是搭建了宣传地域文化形象的途径。地方性语言与地方性艺术的学习、吸收和内化,使来华留学生深入了解地方文化,建立中国璀璨文化的认知,学成归国后将知识“带回去”,成为全球范围内中国文化的感知者和中国形象的有力宣传使者。通过来华留学生社交媒体、日常交流和讲座研讨等传播形式,向海外积极宣传优秀的中国文化,在文化交流宣传中提升中国的文化形象和国际地位,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推动中国文化外交的发展。
  “地方性语言+艺术”融入留学生本科教育的实践路径——以重庆为例
  重庆作为西部直辖市,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历史名胜与艺术宝藏。从古至今,重庆流传继承了许多璀璨的文化产物,例如我国民族文化最鲜明的巴蜀文化,最为独特的陪都文化,全世界著名的饮食文化等。同时,重庆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3项,包括传统音乐、传统技艺、传统曲艺、传统舞蹈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重庆方言也因风趣幽默、极具代表当地人性格和生活方式的特点深受广大人民喜爱。依托地域文化特色进行来华留学生教育,对于重庆各高校培育高端复合型外语人才拥有显著的资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