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5版
老腔:在黄河岸边唱响
    位于潼关古城外黄河南岸的“女娲造人”主题雕塑,传说此地为女娲抟土造人的地方。

2010年前后才改名为四知村。再后来,镇村改革,将原四知村、公庄村、小泉村、金盆村、桃林寨村合并,成立新的四知村村民委员会。
  据了解,不少人一时改不过来,仍习惯把四知村称作吊桥村。冯巍说,“吊桥”名字的背后有一个悲壮的传说。据传,廉洁一生的杨震,七十岁时“饮鸩而卒”,以死明志。杨震下葬前,有一只大鸟在附近啼血悲鸣,直到杨震蒙冤昭雪,灵柩安葬以后,大鸟才飞去。因感于“大鸟吊孝”,为纪念杨震,世代居住在这里的老百姓把村庄名改成了“吊孝”,后来演变成了“吊桥”。不过,据冯巍考证,吊桥这个地名原本在四知村西十五里外的沙坡村,即今天华阴市岳庙街道双泉村附近。在那里曾设有一座吊桥,清代后将此吊桥改设在现在的四知村。“实际上,吊桥不仅仅是个吊桥,它还是(道路)管理机构,类似于今天的路政部门,把卡子从沙坡村改到(我们)这个村子了。我看到史料上就是这样说的。”冯巍对记者说。
  冯巍特别提到,汉高祖五年(前202),潼关始设船司空衙门,后更名为船司空县。这说明,潼关在汉唐时期就是往来长安的漕运中心。冯巍认为,漕运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非常重要,对于维系朝廷稳定、保障宫廷消费、百官俸禄以及军事供应、商贸流通等功不可没。历史上,地处黄、渭、洛三河交汇处的潼关是黄河漕运的必经之地,潼关至咸阳水运交通曾经异常发达,船舶商旅往来不绝,潼关因此商铺林立,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著名的潼关八景之一风陵晓渡,便是对潼关漕运的生动写照。
  在潼关古城景区,登高望远,三河交汇的壮丽景观尽收眼底。黄河自北向南、穿越晋陕大峡谷之后,由于秦岭的阻隔在脚下形成了一个接近九十度的急转弯,然后继续向东流去。正应了李白的千古名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黄河转弯之处,可以清晰地看见渭河自西而来汇入黄河。渭河上游,即渭河入黄河的河口向西10公里左右,就是屈功亮向记者介绍的北洛河汇入渭河的河口。据悉,渭河与北洛河是陕西两条重要的河流,其中渭河为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渭源县,经甘肃天水进入陕西关中平原之后,先后流经宝鸡、咸阳、西安、渭南,一路向东,汇入黄河。蒹葭苍苍,渭水泱泱。先民在渭水两岸兴修水利灌溉农田,造就了八百里秦川的繁荣富足,使得关中平原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天府之国”。北洛河发源于陕西定边,经过榆林、延安、铜川之后,在渭南汇入渭河。据当地人介绍,洛河在历史上多次改道,有时候会直接流入黄河,最近的一次改道就发生在2022年,但更多的时候是流入渭河后汇入黄河。
  随着1957年国家动工修建三门峡水库,1960年三门峡水库开始蓄水,潼关县城从老县城迁至距四知村12公里的吴村原中部。冯巍认为,县城虽然搬走了,但潼关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依然在这里,在三河口。“桃林之野,冬寒夏暑听三河;漕运之都,帝践军临问四知。”这是冯巍给四知村撰写的一副楹联。他把四知村总结为四句话:桃林之野,漕运之都,老腔之根,清风四知。
  产业振兴环境美
  四知村地处潼关县西北方向,距潼关县城约10公里。四知村西与华阴市岳庙街道双泉村等接壤,东与秦东镇港口社区土地连畔。南依黄土台塬,连霍高速及南同蒲铁路、郑西专线穿境而过。北临“三河口”,与大荔县赵渡镇雨林村毗连。全村共1955户,7532人,面积15平方公里,在当地属于比较大的村庄。
  屈功亮告诉记者,四知村过去的主要产业是传统种植业,常规作物有小麦、玉米、油菜、谷子、豆类等,经济作物主要为花椒、莲菜等。近年来,四知村坚持“产业兴村”,重点发展红参、瓜蒌、黄金桃等特色种植。同时,依靠本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用四知村党支部书记张军锋的话讲,“群众要致富,产业是支柱。一产是基础,二产是骨干,三产是重点。”
  据了解,四知村采取“合作社+农户+企业”的方式,累计投入项目资金380余万元,发展瓜蒌种植300亩、红参种植200亩、黄金桃产业园200亩。其中,黄金桃产业园主要分布在桃林寨自然村,该村致力于打造农旅融合新发展模式,黄金桃产业基地建成后亩均收入1.25万元,可使每户村民增收1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至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