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4版
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具体实践与建议
济可持续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一)构建节水型产业体系
  水资源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节水型产业体系是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需坚持量水而行和节水优先的理念,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实的措施,促进用水效益的提升与用水结构的优化。为此,加快构建现代水网体系,包括强化“主动脉”与畅通“微循环”,全力打造高质量供水网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坚实支撑。一是补短板,形成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农业方面,深入推广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并适度减少高耗水农业的种植规模,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在工业方面,全面落实国家对于高耗水行业的准入负面清单和淘汰目录,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提高工业用水效益。进一步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对水资源分配、使用和保护的监管力度,严查超量取水、污染水源等行为,确保水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保障。二是建体系,完善水资源安全保障。通过统筹水资源配置、生态保护修复、应急用水等项目,构建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空间均衡的现代水网体系,优化蓄水、输水和供水设施布局,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对水利基础设施进行实时监控,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同时,推广和建设雨水收集系统,鼓励城镇和农村利用雨水进行灌溉和非饮用水用途,减轻现有水资源的压力,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二)持续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应继续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决守住生态文明红线,通过“一河三山”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天然林保护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推动宁夏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补齐生态短板。一是加强“一河三山”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的实施。通过系统性治理和综合管理,统筹土地、森林、水域等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重点关注黄河流域的治理,提升水质,恢复湿地生态功能,保障水源安全。二是进一步落实天然林保护项目。严格禁止滥伐行为,实施林地复绿工程,确保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同时,鼓励开展植树造林、生态恢复等活动,增强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能力。三是加大对生态修复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生态工程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运用生态工程技术手段改善和恢复受损生态环境,例如通过生物修复技术和土壤改良技术等,提升生态质效。四是加强生态监测与评估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数据平台,实时掌握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动态情况,以科学数据为依据,调整和优化生态管理措施,确保生态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在政策层面,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确保生态红线不可逾越,形成政府管理、企业自律、公众参与的良性生态保护治理格局。
  (三)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协同机制
  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宁夏应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协同机制,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在政策层面强化顶层设计,制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联动发展战略,将生态环保作为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建立区域生态红线制度,明确保护优先区和开发区,确保在规划和政策制定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力,以减少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其次,加大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政府应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在清洁生产、废物循环利用、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研发,特别是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传统产业转型中,引导其采用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提升产业整体的绿色发展水平。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估,以便及时修正和优化发展方向,确保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相辅相成。第三,加强生态经济的市场化机制建设,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和绿色金融工具的有效运用。可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鼓励企业在生产中自觉承担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并通过支付生态服务费等形式,推动各行业在经济发展中自觉维护生态环境。此外,加快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的推广,通过市场资金的引导,支持绿色项目和企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最后,应增强公众参与和社会共治意识,鼓励广大市民和社会组织参与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进程。通过建立生态保护公众参与机制,提高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并定期开展生态教育及宣传活动,使全社会共同营造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推动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的协作,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高水平保护的有机融合,迈向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作者简介
  师东晖 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宁夏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