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8版
黄河流域涉藏农牧区相对贫困人口生计转型动力、机理与实践
    农牧民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黄河沿岸一处沙化草原治理点进行草籽补种工作

农牧区内的相对过剩人口日益增加,所面临的生存压力不断增长,不断将农牧民从传统农业的生计方式推向其他生计方式。为缓解生存压力、谋求生存,生计转型成为了必然选择。另一方面,由于生计转型的结果对于农牧民而言是一个未知数,出于对风险的规避,只要农牧民在农牧业的生产上能够获得满足全家生存的可承受的“最低收入”,那么农牧民并不会冒险采取生计转型的策略。
  从经济理性角度来分析,随着“人少地多”这一态势的不断发展,从事传统农牧民生产的边际报酬不断递减,农牧业给当地农牧民带来的收益比较低下。相较之下,选择外出务工或是从事文旅等生计活动更能满足农牧民内心对更高收入的期望,也能进一步缓解所面临的生存压力。
  从社会理性角度来分析,随着文旅资源的开发利用,外来游客的到来对当地农牧民的生活观产生了深刻影响,当下农牧民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同过去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相比有了较大变化,对教育、医疗、家庭、社会等方面有了更高诉求,相对富裕地区更能满足农牧民对生活的全新诉求,不断吸引农牧民外出务工。
  综合来看,正是由于生存压力的“推力”同经济理性选择与社会理性选择的“拉力”所形成的内部合力推动农牧民进行生计转型。
  (二)外部动力
  1、政策制定
  为了应对黄河上游地区生态恶化问题,国家陆续采取了一些生态补偿政策来改善生态环境。首先,生态补偿政策通过限制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促使农牧民调整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通过相关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减少农牧民可用耕地面积与草场面积,促使农牧民调整生计方式。其次,生态补偿政策引导农牧民参与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为他们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生态补偿政策增加农户的生计成本,促进农牧民生计资本优化配置从而推动生计转型。
  政策制定明确农牧区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对农牧区生计转型具有引导作用,如特色产业扶持政策、城乡融合战略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鼓励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农牧民创业提供资金保障,为相对贫困农牧民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升农牧民人力资本,完善农牧区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农牧民转向可持续的生计活动,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鼓励对农牧区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推动可持续发展。
  2、技术发展
  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能够为传统产业带来生产力与生产效率的提升,推进产业转型。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极大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纯人力的依赖,农牧民使用机械设备可在短时间内完成较大面积的播收工作,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解放了人力,增加了农牧民的个人可支配时间,为生计转型创造条件。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的使用有效减缓劳动力的损耗,减少因劳动力健康问题产生的成本,增加了个人用于其他领域的收入。
  技术迭代与技术创新为生计方式多元化创造了条件。一般而言,技术革新伴随着全新产业的诞生,新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推动传统行业的转型,促进多元化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与数字信息技术的电商平台销售模式扩充了农牧民的销售渠道,实现跨区域销售,使传统农牧业同新兴数字技术相结合,推进传统农牧业的现代化转型;伴随互联网平台发展的直播带货也为相对贫困农牧民提供了全新的生计方式,实现生计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3、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倾向的变化引导农牧民改变生计方式。以有机食品为例,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居民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消费者对有机食品和健康产品的关注增加。消费者对于有机食品的偏好促使农牧民调整生产策略与生产方式,引导农牧民从传统农业生产转向有机种植和绿色养殖。随着市场对于特色农产品的关注,相关产业链不断发展延伸,农牧民的生计方式得到了丰富。鼓励农牧民从销售原始产品到引入多项环节开发多样化产品,帮助农牧民从原来单一生产环节的参与者转变为加工、销售和物流等多环节参与者,充分扩充了农牧民的生计方式,有效改善了农牧民的收入结构,增加农牧民生计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