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9版
黄河流域涉藏农牧区相对贫困人口生计转型动力、机理与实践
  黄河流域涉藏农牧区相对贫困人口生计转型机理分析
  农牧民的生计类型可划分为四大类型:以传统农业作为唯一经济来源的传统农牧型,以传统农牧生计活动为主、存在其他非农生计活动的传统非农型,以现代化农业生产为主的新型农牧型,以非农生计活动为主导的非农主导型。根据上述分类,可将黄河流域涉藏农牧区的生计转型路径概括为以下五类:一是传统农牧型到传统非农型,二是传统农牧型到新型农牧型,三是传统农牧型到非农主导型,四是传统非农型到非农主导型,五是传统非农型到新型农牧型。
  (一)科技创新突破农牧转型内卷化
  农牧民生计转型路径选择呈现“内卷化”特征,退化型与维持型转型路径是农牧民生计转型的主要路径选择。在黄河流域涉藏农牧区,这种“内卷化”表现为部分农牧民在生计转型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难以突破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如一些农牧民通过购买更多的牲畜、扩大种植面积等增加农牧业生产投入,但这种方式往往只是在原有生产模式上的强化,并未真正实现生计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科技创新促进农牧民向更具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生计方式转型,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科技发展推动农牧业科技创新,农牧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推动农牧业产业升级。信息技术在畜牧业的广泛应用实现实时监控和科学饲养管理从而提高养殖的精准度和效率,机械化与自动化装备的应用改变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方式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环保与资源利用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畜牧业的绿色发展。通过培育农牧区科技型龙头企业、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高素质农牧民等方式,将最新的科技成果传递给农牧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二)产业融合推进非农牧多元转型
  非农牧生计转型路径主要包括均衡化与彻底化转型路径。彻底化转型是完全脱离传统农牧业,转向其他产业领域。均衡化转型则是注重农牧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通过多元化的经营方式,提高农牧民的收入稳定性。如农牧民在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同时,开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相关产业,实现农牧生产和非农牧生产的多元推进。
  农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牧民非农牧生计转型,劳动、资本、技术等资源要素的流动与整合,创造了大量非农就业机会,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农牧区经济抗风险能力。首先,农牧业与工业的融合不断深化。通过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形成多元化的产业格局,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企业吸纳农牧民以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入股,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让农牧民分享更多产业发展成果。其次,农牧业与服务业融合日益紧密。乡村旅游产业的兴起为农牧区经济注入新活力,利用自然风光、田园景观发展牧家乐、民宿等旅游项目,带动相关服务业、特色手工业发展,增加经济效益。农牧业与电商融合形成农产品电商,与农产品物流配送有机结合,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黄河流域涉藏农牧区相对贫困农牧民生计转型效应分析
  (一)社会效应
  从社会结构视角来看,农牧民生计转型带来的经济效益能够有效改善家庭经济条件。在家庭收入满足基本生存后还存在较多盈余的情况下,农牧民会更愿意将多出来的这部分收入投入到子女教育当中,提高下一代受教育水平。长远来看,生计转型对于黄河流域农牧区的教育普及程度具有积极影响。另外,对于选择外出务工的农牧民家庭而言,家庭成员的分离会对家庭关系产生可能的负面影响。对于婚姻关系而言,夫妻的分隔会导致家庭情感满足功能的极大削弱,不利于婚姻关系的经营维持;对于亲子关系而言,父母陪伴的缺失会导致对子女情感支持的不足,严重影响子女心理健康,导致亲子关系的恶化。
  从社会治理视角来看,生计转型促进了农牧民在社会治理中的参与。随着生计转型的不断推进,农牧民对于相关政策的关注度提高,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的积极性增强,有利于推动基层民主治理的发展。同时,生计转型也使得社会治理需要更多借助市场、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力量,完善现代化农村治理体系。
  从文化观念视角来看,生计转型重塑农牧区文化观念。首先,农牧区进行生计转型的同时也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发展让农牧民在生活和生产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生计转型中对于传统生态智慧和农业文化的重新审视和时代化发展形成了新的生态文化认同。其次,乡村旅游发展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推进文化交流交融。乡村旅游发展让农牧民重视对传统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