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0版
黄河流域涉藏农牧区相对贫困人口生计转型动力、机理与实践
发掘与保护,促进乡村文化的复兴与发展。农牧区也通过乡村旅游这一窗口展示自身文化,在加强同外界的文化交流、推进当地文化传播的同时也接触外界多样的文化,促进了农牧区文化同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形成新时代具有区域特色的农牧区新文化形态。
  (二)经济效应
  经济效应的分析可分为微观和宏观。从微观角度看,农牧民从收入水平较低的传统农业向非农牧化转型,开辟了新的收入来源,直接带来了个体收入水平的提升。农牧民生计转型调整了家庭收入结构,农牧民收入结构中的非农收入占比得到提升。就业方面,生计转型使得农牧民从传统农牧业中解放劳动力,投身到旅游服务、加工制造等行业;相关产业的振兴也为当地农牧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从宏观角度看,农牧民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农业的生计转型推动区域内产业的升级,非农生计活动占比的增加也优化了当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有利于实现区域内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和就业量的提升,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并增强区域竞争力。其次,生计转型推动黄河流域涉藏农牧区经济多元化产业发展,分散因为自然灾害、极端气候、市场波动等因素带来的影响。
  (三)生态效应
  首先,生计转型伴随着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化。粗放式传统农牧业对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存在由于低资源利用率而产生的资源过度利用的问题,产生了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等生态破坏问题。集约式现代化农业通过引入新技术与新型管理方式,提升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缓解了资源紧张问题。以生态旅游为代表的可持续发展生计方式的发展不仅提升农牧民与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更推动了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
  其次,生计转型能够降低碳排放水平。传统农业生产中对于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以及对于化肥、农药的需求往往伴随着较高的碳排放水平,对以传统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农牧区碳排放水平产生显著影响。但随着生计转型的不断进行、生态友好型技术的运用以及对生产流程的不断优化,生计活动趋向多元化、可持续化,农牧民能够更多参与到低碳经济活动中,碳排放水平会逐步下降。
  黄河流域涉藏农牧区相对贫困农牧民生计转型限制因素
  (一)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于生计转型具有深远影响。交通基础设施直接影响到商品和服务的流通速度,主要从降低运输成本、拓宽销售渠道、便利劳动力流动等方面影响生计转型。首先,良好的公路和铁路网络可降低农牧产品的运输成本,使得农牧民能够以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出售产品,提高收入,从而降低生计转型风险。其次,交通网络越发达,农牧民销售渠道越多,能进一步推进生产能力提升。面对更高要求生产能力的需求,农牧民会逐渐从传统农业的生计方式转向现代化的农业生计方式。最后,交通发展水平影响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交通越便利,劳动力流动越方便,农牧民外出务工成本越低。黄河流域涉藏农牧区的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不高,即使农牧民有较高的生计转型意愿,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足以支撑农牧民进行生计转型。
  (二)农户人力资本水平不足
  首先,农牧民生计转型一大困难在于农牧民自身技能水平和学习能力不足。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扶持政策,但是对于以农业为单一生计来源的家庭来说,收入在用于满足家庭的基本生存后难有盈余用于教育,农牧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由于受教育水平不高,农牧民普遍存在接受新技能的学习能力不足以及技能水平层次不高的问题,面对新的生产方式难以适应,生计转型困难。其次,由于文化观念束缚,农牧民面对新的产业和技术往往存在抵触心理,担心风险大、投入高,害怕失败从而失去现有生活保障,缺乏尝试新产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生计转型资金短缺
  农牧民自身资金积累有限,金融机构对农牧区支持力度不足,资金短缺是农牧民在生计转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首先,资金短缺使农牧民家庭收入来源结构单一化,难以拓展收入来源。资金短缺导致农牧民在就业选择上更为保守,不愿承担生计转型可能存在的风险,更依赖于传统农业带来的收入。而这种单一收入结构会导致家庭难以应对突发事件带来的冲击,增加了家庭收入结构的脆弱性,进一步导致农牧民面对生计转型的保守心态,陷入恶性循环。其次,资金短缺限制农牧民投资。在生计转型过程中,个体往往需要对生产资料购买、自身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投资,资金缺乏导致各种投资机会难以实现,限制农牧民的转产转业。
  黄河流域涉藏农牧区相对贫困农牧民生计转型实践进路
  (一)资金扶持与技术扶持并举,提升农牧民生计转型能力
  首先,通过资金扶持破除农牧民在生计转型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