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00版
高校教师学术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框架建构
    西工大翱翔小镇

两方面的压力进一步概念化为职业生涯高原与工作惯性两个因素。职业生涯高原是指教师在某一时间段内其获得晋升的可能性很小,从而对教学科研工作失去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能将工作目标转向校外的其他活动,如开展创业等。此外,工作惯性是教师按照其习惯的工作模式不假思索的推进工作程序,没有除教学科研工作以外的其他想法,一般有较弱水平工作惯性的教师学术创业意愿会更强烈。[18]
  (三)创业预期与自我评估
  创业预期与自我评估是教师在开展学术创业之前,对创业结果的预期和自我条件的全面评价。学术创业意愿的产生是基于对预计结果利益的评估,当预期创业收益大于付出的创业成本时,教师会有更高的创业意愿。教师对于创业结果预期是多方面的,包括物质利益预期、名誉期望预期和自我评价预期。教师学术创业的核心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取金钱、股权等物质利益,更多的是为获得社会认可,提高自己在行业名誉上的期望。[14]
  另外,个别教师创业是为实现自我评价的预期,即对学术创业感兴趣,渴望证明自己有能力取得创业的成功。[19]创业自我评估还有对自我效能的评估,创业自我效能是指教师在开展学术创业时所抱有的信念强度,这种强度主要受到自身主观感知、创业决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方面因素制约。主观感知是教师随着创业环境的变化,其对于创业可行性与复杂性的感知程度也发生变化,这种感知变化基于社会客观基础事实而发生,当教师感受到政策或行业给予的支持时会提高学术创业意愿。[20]教师创业决心是对待学术创业的一种自信,创业决心越强的学术创业者,其创业成功概率也就越大。知觉行为控制是教师能根据自己现有资源来判断创业的难易程度,其对创业行为具有预测的作用,当教师拥有足以支持其创业的资源时,会更加愿意付出创业方面的努力。[21]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学术创业意愿受到多层次、多维度的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外部因素中,宏观层面的国家制度环境和政府政策是学术创业的关键驱动力;中观层面的高校制度文化与技术转移机制的支持作用显著,而文化认同与技术经理人的角色亦不容忽视;微观层面的外部压力(包括同辈与家庭)和社会关系网络对创业意愿有一定影响。在个体内部因素中,人力资本、性格特质、内部压力及创业预期与自我评估,对高校教师学术创业意愿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考察发现,创业自我效能是学术创业意愿的核心要素。首先,创业自我效能体现在创业者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扮演创业者角色并完成创业核心任务的信念强度。高校教师的学术创业意愿往往是由其创业决心来决定的,拥有高校教师编制的教师难以放下大学的“铁饭碗”而为创业放手一搏,这往往是阻碍教师创业意愿提升的关键因素。其次,高校制度也是影响高校教师学术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以我国高校为例,西北工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已出台教师在岗离岗创业细则,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和选择空间,提升了高校教师的学术创业意愿。最后,目前关于学术创业意愿的研究大多是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来分析学术创业者的心理变量,认为学术创业意愿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方面影响,研究理论模型较为单一。本文建构了高校教师学术创业意愿内外部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路径。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三点政策建议:一是加大对教师学术创业以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力度,为教师开展学术创业“解绳子”。首先可以通过实行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的方式,解决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教师担心侵占国有资产而存在“不敢转”的情况。其次可以鼓励探索多种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教师学术创业模式。最后可以从金融税收优惠政策入手,设立天使投资基金,孵化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企业,为教师创办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二是打造专业的技术转移机构和职业经理人队伍,为教师学术创业“搭桥梁”。目前教师学术创业缺乏技术转移服务的中介支持,这就需要高校与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开展合作,高校专注于研发,把转移孵化工作交给机构,打造专业的专利运营团队,开展技术经理人培训课程,健全技